2)第149章 孙烈压力很大_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裁判有的可能同时擅长u型池和坡面障碍技巧的打分,或者有的裁判能力足以涵盖所有公园滑雪项目。

  39名裁判所形成的裁判团体,在裁判团后勤人员的调动下,犹如细密编织的网,覆盖了整个赛场。

  这其中,就有几名来自国际雪联的裁判,担任每个赛场的总裁判工作。

  今天,在u型池男子组资格赛,裁判组担任总裁判的是一名来自德国的中年男性,名叫查利·贝尔纳。

  这位长相严肃刻板的男人,在其他裁判肆意交谈的时候,他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再一次地翻看着手中的选手资料。

  这是一份让选手看见了,会觉得隐私被侵犯了的资料。

  上面内容密密麻麻,写着每个选手历史参加的比赛,以及他们在比赛场上完成的难度水准,包括不同时间的进步和退步,都用不同的颜色勾画出来,细致无比。

  这位总裁判还算从容。

  毕竟只是“洲际杯”,选手的履历大多不算丰厚,需要阅读的内容并不是太多。

  他的目光快速的在资料上翻阅,随之在脑海里也会浮现出一个接一个的印象分。

  没有注明,却都记忆在脑海里。

  就比如这次东道主的孙烈,作为华国在这个项目上最强的选手,四年前还一度完成过五周的技巧,拿下了一枚世锦赛的铜牌。

  这样的一名选手,这几年虽然一直没有进步,但整体状态非常稳定地停留在四周半,再考虑到东道主的加成,他的分数已经先一步的在查利的脑海里浮现。

  88~91分,东道主可以再多1分,在他没有更多突破前,最多92分,不能再多了。

  至于出现失误,就按照程序扣就好。

  如此,就是所谓的印象分。

  再往后翻,照片上出现的是相对陌上的脸,华国名字翻译过来叫做董杨。

  董杨几乎没有国际赛场的履历,是通过东道主“外卡”,参加的这场比赛。

  个人履历一栏,倒也不是空无一物,从华国的资料库里调出的档案,说明这个选手的水平稳定在四周,偶尔可以完成四周半的技巧。

  印象分……80分左右,还是有东道主身份加成,在这个赛场属于进决赛需要点运气的选手。

  查利将目光从董杨的履历上移开,再一次看向他的年龄。

  21岁,一个很年轻的选手。

  如果不是后面还有一个人,他或许会认为这是华国培养的后备梯队成员。

  不过现在嘛……

  再一次地翻开下一页,一名浓眉大眼,精神抖擞,看着就很年轻的华国小伙儿的照片,出现在了查利的眼前。

  查利的表情瞬间变得复杂了起来,眉心也微微蹙紧。

  杭峰。

  恐怕现在全世界在体育圈里工作的人,没有一个会说自己不认识杭峰吧。

  这个年仅17岁,就在极限运动取得傲人成就,一年时间连夺两个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