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章 超级U型池决赛(下)_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部分的空中动作,它到底还是在一个技巧动作里,姑且称为“二段式”吧,不也是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技巧吗?

  “非常棒!”

  被刺激了的裁判纷纷点头,他们喜欢这种创新。

  无论是否简单,亦或者是“动作分裂”,既然出现,并且完成,那就是它的展现方式。

  杭峰这一扭,不但得到了裁判和主持人的认可,观众也为他发出欢呼。

  杭峰的转速太快了,观众根本无法分辨他转了多少圈,但最后落

  地这突兀的一下看懂了,“x-games”的赛场从不缺乏热情疯狂的观众。

  掌声为杭峰响起。

  杭峰倒是很想仔细思考一下,这个掌声出现的意义。

  但前面就是第六跳了。

  第六跳依旧是他唯一熟练的内刃接外刃的四周半技巧。

  他这一轮表现的很好,有更多的次数去做四周半,所以他打算做一个和第一轮重复的动作。

  当然,抓板方式要发生变化。

  杭峰这一次不是抓的板尾,而是反手扣的外刃的板尾上,这样他的身体需要躬出更近的距离,但这个动作真的很帅!

  右侧的肩膀向后移,头却看向前方,翻腾的同时双腿和脊背一起向后躬出一个漂亮的弧线形,右侧的手向后笔直身出,反向扣住雪板的外刃。

  翻转的身体正过来的时候,他就像定格在空中,向前要抛出武器一样,像强悍的战士,又像一条跃出水面的鱼。

  “哇哦!”主持人再次发出赞叹。

  这个抓板方式很好看,并不多见。

  很多选手抓板尾,会选择把身体收的很紧,手以斜下方的方向去抓板尾。

  杭峰却是打开的。

  这个动作对柔韧性有些要求,而且在空中翻腾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选择将膝盖往前缩,而不是向后展开。

  “向后展开的“大动作”,真的很漂亮。”这位主持人说着,“我实在太爱看了。”

  杭峰预赛和决赛的第一轮,都做过类似的动作,但显然因为抓板方式的变化,此刻的这个动作更漂亮。

  圆月弯刀。

  就像挂在天空的月牙儿。

  “不愧是优秀的年轻运动员,整场比赛都在给我们惊喜。”

  伴随着这声惊喜,是杭峰的最后一跳。

  老实说,杭峰淡定的比到现在,终于有点紧张了。

  前面表现太好,越到后面越害怕失误。

  而且留在最后一跳的是他并不擅长的外刃接内刃的四周半。

  上一轮他就失败了。

  这个动作的成功率本来就不高,简直就是在看脸在跳。也说明杭峰还没有找到这个技巧的关键核心点,很多时候都是在靠感觉完成。

  在比赛里做这个动作是冒险。

  可杭峰必须去冒险。

  他拿出了自己所有的高分动作,还想要拿到更好的分数,就必须拿出更高的难度。

  必须是这个外刃转内刃的四周半。

  他至少有几率完成。

  杭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