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零四章因势而变――国内军备篇---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物资供应肯定是充足的,这是苏军的主场,解放军进来打,身上得背好大一坨的物资,相当德军进攻到莫斯科那样的处境。

  这也是斯大林、莫洛托夫是不太相信解放军真要打外蒙的原因,他们认为解放军最多是在外蒙与内蒙交界的地方不甘心打打几仗,所以他们想苏军不仅把解放军击退,还要攻入内蒙包围消灭大量的解放军部队,然后再假惺惺退出内蒙的大部分地盘,最后不仅熄灭土共想要回外蒙的念头,能从内蒙割下些边角地方,还落了好大的人情。

  十年前的中东路事件就是这样子。

  所以,苏联同样也是全力以赴,毕竟有利益驱动力量,还让刚崭露头角的朱可夫亲自去指挥这场战役。熟悉远东情况的朱可夫认为东北解放军就有差不多三百万兵力,除留下来对付朝鲜的日军,至少能动用一百五十万兵力,一百万苏联红军虽然能打赢,但想战果更大,至少再增兵五十万,还有坦克、火炮和飞机都要增加,同样至少增加原来的一半。

  对朱可夫提出增兵并加强武器配置的要求,斯大林也同意了。

  所以,当王稼祥、徐远山离开莫斯科回国,苏联就开始通过西伯利亚铁路源源不断把兵力、武器运往外蒙。

  和坦克师没有新式坦克训练显得混乱不同,林彪、徐向前、粟裕三人各成立三个指挥部,每天根据地形和敌情研究大纵深战术,计算战斗烈度所消耗的武器弹药,然后几天后又与彭老总指挥部人员在一起研究,不时还把参战的各师主要指挥员叫来一起交流。

  从时间上说,各指挥部都显得非常充裕,但仅仅是纸上谈兵,因此,军委还定下一个演习方案,就是到2月中旬进行一次大兵团演习,出发地就是离边境五百公里左右,目的地就是边境的进攻位置。

  后勤补给上,各军工企业都在加班加点生产武器弹药,虽然这几年打下了一定军工生产的基础,又有犹太工人的军工厂,但与美国那样恐怖生产力还是有很大差距,只能多屯积一些武器和弹药。

  这可不是与日军交战那样的强度和烈度,现在所面临的才是工业化支持大规模高强度、高烈度的战争。

  其中火炮继续生产105榴弹炮,这款火炮是解放军炮兵使用最多也是最熟练的火炮,炮管还是以前从德国弄回来的,土共军工厂生产的炮管还是无法达到德国炮管的质量,自产的都是迫击炮之类,但更多是连级火力使用的60迫击炮,这次收复外蒙战役每个步兵连将配齐三门60迫击炮。

  另一款大量生产的火炮,就是107火箭炮,据收集到的情报,苏军已经开始逐步装备喀秋莎火箭炮,所以解放军也无须藏着掖着,也大规模装备使用107火箭炮。

  除了武器弹药外,另外最需要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