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章两个赵长恭_将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单说他遇事的冷静程度,还有言语谈吐,就要胜过你不知道多少,你以为朕为什么把你二叔从雍凉调回燕都?还不是怕你不成气候,给那赵七任意欺凌?”

  “谁知道你不但不加以重视,反而这般轻视于他,若不是朕时日无多,真想废了你这个太子的位置,再培养一个皇子出来!”

  这一句话,可以说正中姜无忌要害,这位原先春风得意的太子殿下,被吓的再也不好说话,只能低着头任由元庆帝教训。

  元庆帝狠狠的骂了几句之后,心中的怒气发泄了不少,整个人也冷静了下来。

  “你说赵七他只靠雷震子,可你有没有查过他在西陲的事迹?”

  “现在,整个西陲的格局都是由赵宗显一手缔造的,就连项云都也不能不屈服在这位肃王建立的新格局之下!”

  “他仅仅带着五万新兵从临安出发,便打的韩当二十万军队抱头鼠窜!”

  姜堰冷声道:“赵七他在临安兵变的过程,你应该也是清楚的,朕只问你一件事情,如果把你换在赵显的位置上,你可敢像他一样跟西陈借兵,带着仅仅四万人不到回到临安面对王象二十万禁军?”

  姜无忌此时全然没了脾气,他低着头思考了片刻,然后涩声说道:“儿臣不会。”

  “那你会如何做?”

  姜无忌闭目道:“赵七敢那样行险,全是建立在赵家那队孤儿寡母太过愚蠢的基础上,这个过程稍有纰漏,南启肃王府已经灰飞烟灭了。”

  “如果是儿臣,儿臣会带着林青手下的兵马,裹挟那五万左营禁军新兵,再带着西陈的玄甲军,火速回兵临安,打王象的禁军一个措手不及,正大光明的进入临安城。”

  “赵七那样做……像一个疯狂的赌徒…儿臣不会这么做的。”

  “这便是你不如他的地方。”

  姜堰咳嗽了一声,继续说道:“这位南启肃王,强就强在他仿佛可以看透人心,猜透对手在想些什么,就拿那场临安兵变来说,朕曾经仔细研究过所有的过程,如果反推一遍就可以发现,这场临安兵变里的所有人,从那些玄甲军,再到赵氏母子,再到王象,这些关键人物的一举一动,都被赵显算计了进去。”

  “这种心智,很是可怖。”

  说到这里,元庆帝吐出一楼浊气,语气复杂:“你生的晚,没有见过他老爹赵长恭,不过你素来喜爱战阵,应该研究过赵长恭这个人,你告诉朕,赵长恭打仗如何?”

  这一点是姜无忌的特长,也是他的爱好,因此他回答的毫不犹豫:“赵长恭长于军阵,练兵以及用人,早年肃王军上下之所以战无不胜,是因为肃王军从兵到将,都任由赵长恭如指臂使,而且赵长恭麾下的几个武将,都很是了得。”

  “这个人…能在南启拉起这么一支强军,儿臣是很佩服的。”

  早年肃王军里的几个将军,除了解甲归田的两个之外,其余林青王霜等人,此时都在赵显麾下听用。

  “你只见过赵宗显,没有见过赵长恭……”

  元庆帝闭目回想起那个在长江江面上,在自己的座船里,谈吐镇定自若的年轻人,心里微微发寒。

  “朕见过赵长恭不止一次,哪怕他当年纵横天下,兵锋最盛的时候,给朕的感觉也就是一个大将而已,但是他的这个儿子……”

  元庆帝眯了眯眼睛,轻声道:“此人心机深重不说,而且做事张弛有度,心中胆魄也颇为不俗,给朕的感觉……像是一个枭雄。”

  说到这里,元庆帝感慨道:“他老爹赵长恭只能算是一个英雄,尚且算不上枭雄,但是这个赵宗显如今脚踏临安,枭雄二字形容他都有些小了,气魄比起他那个黯然离开临安的老爹,可要厉害太多了!”

  说到这里,元庆帝再次看向姜无忌。

  “你自小习武打仗,不说别的,就以你最擅长的军阵来说,你与赵长恭比,如何?”

  姜无忌脸色难堪的摇了摇头。

  “儿臣不如他。”

  听了姜无忌这话之后,元庆帝冷笑一声,伸手敲了敲桌子,语气锵然有声。

  “这个赵宗显,足以当得上两个赵长恭!你连赵长恭都比不过,还胆敢看不起他赵宗显!”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