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4章 钍基熔盐堆_科技翻译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3,但它在自然界并不存在,得要从钍-232来制造。”

  朱炳文检测到原因之后,他一面思考着怎么修复核反应堆。一面给和他进来的工作人员鼓劲,让他们放松心情,努力和他一起修好这个重要的核反应堆。

  很快他安排好修复计划,机器人也运来需要更换的零件。

  经过他的指导,在工程师和机器人的共同努力下。受损的反应堆零件被替换,这个实验的钍基熔盐堆恢复正常。

  朱炳文走出实验室,他来到洗消室内,通过反复的洗消,清除防护服上可能携带的放射性元素。

  之后在专业的机器人辅助下,脱下这个防护服,向着他的办公室走去。

  他心中很是感慨。现在华夏的发电方式占比很不平衡。国家65%以上的电力都依靠煤炭资源维持。

  现在西部地区有庞大的煤炭储量,足以支撑国家庞大的用电量。

  但资源总有耗干的一天,必须要找到替代的方法。而现在能长久稳定运行的发电方法只有核电。

  世界已经发生好多次核电站重大危机,但世界各国都没有放弃核电的发展。

  哪怕就是像德意志那样,嘴上说放弃却依然在稳定运行核电站,没有关闭一个健康的核电站。

  因为现在每个国家耗电量极为庞大。根本不是常规发电方法能够满足。关闭核电站一定会闹出笑话。这已经在某岛上证明。

  就比如德意志,他们只是释放要放弃核电站的消息,国内的电价就急速上扬到以前的一倍左右。如果真的放弃核电,就等于放弃了工业发展。

  想要发展核电,最关键的决定因素,不是拥有核电技术的先进与否,而是拥有充足的核燃料。

  以现在的技术条件,能进行核裂变的天然元素只有铀和钍。最简单的是铀,但它的储量太少。现在各大科研机构都把目光放在钍身上。

  钍之前的放射性元素有钋、砹、氡、钫、镭、锕这六种,它们在现有技术下不能裂变,而且非常稀少。

  砹和钫都是人工制成的,自然界基本不存在。铀之后的元素也都是人工制成的。因此能作为裂变燃料的就只有钍和铀这两种。

  钚也可以,但它在天元中几乎不存在。是铀裂变时产生的物质。半衰期又十分短,它的性价比比铀还差。

  钍可以作为核燃料,那是因为钍-232可以吸收一个中子,再衰变成铀-233,铀-233也能当裂变燃料用。

  但从工程上来讲,铀-233比铀-235发生裂变的条件要严苛许多。必须要解决这种技术攻关,还好在他的带领下,他们科研团队已经解决这些问题。

  只是核反应堆的成本比以前高了一些,但这些成本完全可以接受。

  他们实验室还解决了许多核工程细节问题,朱炳文还是要感谢清瓷科技销售的科研辅助系统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