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8章 中微子通信_科技翻译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楼的员工制服。

  上面清瓷科技的新商标,绑着中国结的小葫芦清晰可见。

  从葫芦的样式,他一眼就看出这属于研发人员。

  据李浩了解,核物理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部署这些设备。

  主要是为了探究核反应启动时,周围空间的辐射环境。

  但是这些新出现的科研大楼员工,李浩就不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工作。

  朱炳文院士看到李浩露出疑惑的目光。

  他向李浩询问道:“李先生,你不认识他们吗?这不是你们科研大楼物理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我们和科研大楼进行合作,不止我去你们那里寻找有价值的材料。

  你们那里的科研人员,也借用我们核物理实验室的良好条件。

  这些是中微子通信项目组,核反应进行时会产生大量的中微子,正好用于他们的研究工作。

  他们来这里部署实验设备,尝试捕捉环境中的中微子。

  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实验,我简单的询问过。每次实验都有收获。”

  李浩听到朱炳文院士的介绍,他立刻就知道这些人的身份。

  现在清瓷科技的科学研究已经进入正规化。

  科研计划实在是太多,李浩只是对自己批复的项目留下一个大概印象。

  具体的研究细节,在没有成果出现之前,李浩还真的不太清楚。

  “我知道了,这确实是我们公司的科研团队。

  我还以为他们在自然空间捕捉中微子,原来是在你们物理实验室采集。

  现在仔细想来,这种方法才是正确的。

  毕竟核反应时产生大量的中微子。足够他们进行数据分析。”李浩简单地回应道。

  他知道中微子通信是公司研究的几种先进通讯手段之一。

  投入最多的应该是量子通信,但这种通信手段的技术壁垒最多。

  现在公司是多种通信手段并行发展,用以适应不同的情况。

  各项通讯手段使用环境不同,适应能力也不同。

  李浩记得他翻译出来一种调试粒子的科技。

  他直接把这个科技丢给毕野研究。中微子通信高速发展,应该和这种技术有关。

  利用中微子运载信息进行通信,只要解决中微子的加载调试技术,它是一种十分优良的通信手段。

  中微子是一种质量极小,又不带电的中性基本微粒。

  它能以近光速进行直线传播,并极易穿透钢铁、海水,以至整个地球,而本身能量损失很少。

  这种通信技术如果实验成功,只需要在宇宙中布置几个基站。就能实现全域通信。

  李浩看到实验人员已经部署完设备,逐渐退出这个房间。

  他和朱炳文院士也退出这个房间,等待着微型核反应堆的启动。

  在他们退出房间后,整个房间直接被封死。防止由于设备意外产生的核辐射外泄。

  在外面等着的时候,李浩看到中微子通信项目组的组长。

  把他叫过来询问道:“你是负责中微子通信的姜讯,现在技术研究的怎么样?”

  姜迅立刻恭敬地回答道:“李总,我们现在正在研究中微子的捕捉技术。

  估计在实验几次就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可以尝试完成中微子通信技术网络的搭建。”

  “继续努力,我很看好你们的研究。”李浩鼓励道。

  他鼓励了一句,目光就紧盯着旁边墙壁上的光幕。

  因为朱炳文院士已经准备启动微型核反应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