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7章 通向未来的大门_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藏私的。”

  和诺克斯交流完之后,陆时羡开始思考这一年该怎么度过。

  他到米国进行交换只有一年的时间,交换生分为交流生和访问生两种。

  前者是免学费的那种,而后者是需要自费的。

  陆时羡属于前者,交换生不同于留学生,所以无法获得文凭。

  但这并不意味着交换生过去就是纯交流,同样需要进行学习。

  到时候只会有一张成绩单作为交流成绩寄往燕大,并作为这个学年的学生成绩。

  甚至还需要递交交流总结。

  所以真正顶级的高校,实际上对于交流生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

  那么这一年的计划差不多就出来了。

  诺克斯给了他一个学期的时间去上课,时间到期之后他就会进实验室参与到诺克斯教授的课题。

  陆时羡的方向选择的是作物遗传和育种方面。

  和导师的主要研究领域并不太一样,只对其他人而言,这是非常致命的问题。

  但陆时羡不存在,他的优势在于诺克斯以前就是农学博士。

  这个双重身份会给陆时羡带来很多的便利。

  所以在这之前,还是好好上课吧。

  所谓录取通知书只是决定你去哪读书而已。

  至于网速好不好,那就不是他关心的事情了。

  在米国,无论是在高中还是在大学,采用的都是选课和学分制度,这一点和国内大致相同。

  但不同的是,学生在选课上极具自主权,所有的课程都要自己选择。

  因为就算是同一门课程,它的上课时间、地点与授课老师也会有所不同。

  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方向和兴趣,去选择不同领域的课程。

  这个陆时羡熟啊。

  实际上,这就是元培学院现在正在施行的模式。

  诺克斯给陆时羡的期限是一个学期,也就是大概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去完成期间所有的课程考核。

  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苛刻,但实际上,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对总学分的要求并不高,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看重成绩。

  现在有?种观点认为米国大学注重多元化的能力培养,对于学生的成绩不太关心。

  其实这是一种观点谬误,米国大学评价一个学生的第一个标准就是成绩。

  ?般的米国名校对学生要求的gpa(平均成绩绩点)也大多比国内要严格。

  就这样,随着陆时羡确认了入学。

  ucd也为他开放了交流生专用账户。

  登入学校的在线选课系统,陆时羡直奔它的农学课程而去。

  但五花八门的课程很快将他的目光塞满,电脑屏幕上全部是各式各样的农学课程。

  这是因为米国的农学专业大致分为7种。

  包括生命科学、农业科学、动物学、植物学、食品学、环境学以及经济和管理学。

  它们每一种的下面又有很多专业课程。

  陆时羡扫视了一圈,直接将动物学、食品学和环境学排除。

  生命科学主要包括生物工程、生物科学、微生物学以及生物计量等等。

  他想了想只选了一门生物工程类课程。

  其实这些基础课在燕大都有学过,但是陆时羡想知道国内和国外究竟有什么区别。

  于是选一门试试水。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