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9章 大树下面好乘凉_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远。

  徐志鸿适时地向他解释道:“李禹锋,楼上微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的主任。”

  听到这句话,陆时羡忽然体会到了大树身下好乘凉的感觉。

  能担任实验室主任至少也是正教授职称,刚刚居然对自己自己这个小透明笑的这么灿烂。

  当然,在燕大院士并不算罕见的情况下,其中也有徐院士刚从燕大校长卸任的原因。

  接下来,又连续遇到了好几人。

  只是他们都还没到能跟徐院士搭话的级别,徐志鸿只是点头示意。

  但毫无疑问,陆时羡都受到了密切关注。

  不过,陆时羡的心理调适能力很强,很快就恢复了平常心。

  穿过长廊走道,徐志鸿终于在印着“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字样的大门前停下来。

  门被推开后,这阵势直接吓了陆时羡一跳。

  距离门口不远处的休息室沙发上密密麻麻坐满了人,当然更多的人都是站着,他们以年轻人居多。

  向着沙发望过去,陆时羡心中一震,又是院士,而且一次性就是三位。

  好歹在燕大生命科学学院里混了不少时间,他可能不会认识学院里所有的教授。

  但是每一位院士,他都有很深的印象。

  诸显,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虽然在去年,他才刚和元培学院的院长曾凡筑一起当选为科学院院士。

  但他在过去接近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担任担任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任。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棉纤维发育分子机制以及拟南芥干细胞调控茎端根端发育研究。

  如果袁老代表着世界杂交水稻研究的最高水平,那诸院士就是世界棉花研究领域中一张闪亮的名片。

  肇东明,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华国科学院院士。

  过去几年,他一直在藻类生物学领域深耕,对蓝藻细胞分化以及格式形成研究有重要贡献。

  最后一位是吉利国科学院院士,牛成堂,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对于他,陆时羡了解的不多。

  不过必须提出来的一点是,国内当选的院士在民众眼里看来,自然是档次更高,也更加权威。

  但其实,在学术含金量上,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会太大,甚至后者还会超出。

  这中间涉及到很多因素的牵扯,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

  而此时,房间里所有人都一齐站了起来。

  当然,他们迎接的对象自然是徐院士。

  话说回来,徐志鸿也是主任,只不过他是学术委员会的主任。

  在学术组织机构里,学术委员会主任比实验室主任还要大上一级。

  学术委员会成员并不总是本校的教授,但都是相关领域的大牛,在该领域里具有极大的话语权。

  他们在实验室里一般负责学术评议,虽然不从事具体研究,但无论是日常的学术成果审核评比还是几年一次的学术荣誉提名推荐,都需要他们的评议通过,可以说地位非常之高。

  就在陆时羡思考的功夫,三位院士几乎已经来到了他的面前。

  “老徐啊,没想到在我快要卸任的时候还能见到你回来。”诸院士非常感慨的看着徐志鸿说道:“上一次,咱们实验室到的这么齐还是三年前吧?”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