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9章 今天并不是愚人节_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安装的制式话筒。

  “非常不好意思,耽误大家的时间了。”

  “但我仍然希望大家能够再给我们第四小组几分钟的时间。”

  话音落下,所有人都注意到此时发言的青年。

  “什么情况?怎么一个小组有两个人汇报?”

  “这并不好笑,今天并不是愚人节。”

  “是那个技术很好的华国人!”

  他的出场立马引起了热议。

  此时,场面几乎已经失控,整个会场闹哄哄的,犹如早上的菜市场。

  不过无论是曼伦还是莫蒂都没有开口的意思,反而颇为恶趣味地看着面前的青年,似乎在看一场好戏。

  多年在外的经历傍身,这状况对陆时羡而言只是小问题。

  他毫不慌张地继续说道:“没错,测序完成后我们小组在数据处理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针对这个情况,经过曼伦教授同意,我临时申报了一个课题。”

  “它的名字叫做基于第三代测序技术对一种禾本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比较研究与新物种验证。”

  此言一出,全场忽然诡异地安静下来。

  前面什么叶绿体基因组的比较研究还好说,但新物种验证几个字无疑戳到所有人的心尖。

  当然,这并不是说发现新物种是一个多么稀奇的事情。

  实事求是的说,发现一个新物种的学术贡献并不会太大。

  在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注定了每年都有许多新物种被发现,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微生物。

  发现物种的困难程度和类群有关,其中大型动物最难发现,植物次之,而昆虫则最好发现。

  据植物学家的估计,光是禾本科植物种类就有10,000到12,000种左右,其中还有许多新种未被人类发现。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期刊对新种的发现成果大多都敬谢不敏的原因,就算采用也只会放在附录里面,生怕影响因子受到影响。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此之前,新西兰大学已经认定这是一种欧洲芦荻。

  也就是芦竹属,多年生挺水草本观叶植物。

  陆时羡的判断如果是错的,尚且不论。

  但如果是对的,那就说明新西兰大学的研究过程是错的。

  那么有已经引起关注的成果当背景板,他们发表的论文有很大程度引起期刊的关注。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

  此时,全场几乎没人再发声,生怕打断陆时羡的讲话过程。

  许多人暗地拍着大腿,心里大叫可惜,自己咋没想到这个问题。

  无论是出于观念偏见还是什么原因,他们都没有往这个方向深挖。

  心想人家都研究发布了,还去做这个工作干什么,不如是去找点新方向。

  所以对于新物种的判定都下意识地忽略了。

  看着陆时羡在这么快时间内就掌控了局面,莫蒂和曼伦眼中都闪过满意的神色。

  而他的解释还在继续。

  “众所周知,第一代sanger测序技术是依赖ddntp无法形成磷酸二酯键,会中断dna的延长,因此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电泳后通过放射显影就可以知道atcg碱基出现的位置。”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