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8章 大基因组组装_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前的平静,开始有一些讨论声出现。

  不懂行的人,会觉得发现一个新物种并且给它起了一个国际通用的名字,这实在太酷啦!

  而懂行的业内人士,思考的是这种方法在其他物种、甚至是其他领域的可能性,他们敏锐地感觉到这个技术的可塑造和发展性。

  不愧能够登上science的封面文章,它有广阔的未来。

  陆时羡刚刚所说的部分,实际上这才算此次报告的开胃菜而已,他还有更大的干货即将拿出来,也即将解答这些人的疑问。

  “下面我将在这份成果的基础上,做些许延申和展望。里面的许多内容都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还未经过实验证实,但它仍代表着我对三代测序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的看法。”

  陆时羡按动手里的遥控器,大屏幕上的ppt开始切换,最后显现出几个大字。

  【大基因组组装】

  “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三代测序技术的成本会大幅度下降,通量会呈现指数倍增加,读长也会以超过百倍的速度提升。”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生物已经完成了全基因组密码破译,那么当类似欧洲芦芒这种植物基因组大小仅有不到2.12gb的植物被研究完成,我且将其称之为小型基因组。

  “那么未来的发展趋势就会逐渐转移到裸子植物或者两栖爬行动物这种大型基因组甚至是超大型基因组上。关于植物基因组的大小我猜测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多倍体或全基因组的复制,引起了植物基因组大小的增加,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是拷贝数的变化,会导致植物基因组大小发生变化,比如说dna重复序列在大多数植物中占据基因组dna序列的大部分,以几百万个拷贝的形式出现。”

  陆时羡话音刚落下,全场就陷入了震撼中。

  没有人不感到震惊,因为这是很显而易见的事情,并不难联想下去。

  既然植物可以进行高质量基因重组,绘制基因组变异图谱,那么运用到动物上并不是不可能。

  更深一步想,人类自身是否也能借此建立出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陆时羡现在在这里提出这个东西,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他在米国第一个提出三代测序技术的新应用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技术是老米发明的,就算没有他,人家迟早会发展出来,他很清楚这个时间并不会太晚。

  倒不如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拥有先发优势的他,也会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这样或许能够让华国加入基因组领域最主要的两个国际联盟:国际人类泛基因组联盟和国际t2t基因组联盟。

  就算是在后世,里面的重要成员都是来自国外的大学和研究所,我国研究机构和人员并不在内。

  很少有人知道,就在数年前,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基础上,米国就已经正式提出全新的大科学计划——精准医学计划。

  这个计划的最终目标是测定每一个人的基因组,也称为“全民基因组计划”。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