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4章 见面会_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实也的确如他们所料想的那样。

  干细胞中心脱胎于耶鲁大学医学院,创立于2006年。

  发展到现在,也才不到十年的时间,而且大部分核心成员是林海凡教授原研究团队的人员。

  剩下的新成员都是这些年陆陆续续新加入的研究生。

  薅羊毛说是这么说,但林教授是它的长辈。

  陆时羡当然也把握了一个度,没有太过分,只带走了十五个人。

  不过让他意外的是,里面居然还有两位助理教授,一位助理研究员。

  加上植物遗传实验室的两个人,组成四个研究小组不成问题。

  这个阵容已经比陆时羡预想中好太多了,他满足了。

  说实话,他当然希望严格把关,甚至对招收人员进行一个面试。

  但现在实在是条件不允许,有人愿意来就不错了。

  于是,陆时羡就着现在人都在,随便找了一个空教室,简单开了一个见面会。

  现在他已经是名义上的老板,下面的人虽然都在按他的话照做。

  但陆时羡知道,除了梅林,距离真正的信服还差的很远。

  不过,这也符合初生团队的常态。

  陆时羡早有心理准备,然后看着所有人说道。

  “大家好,不管之前有没有人认识我,都请允许我做一个自我介绍。“

  “我叫陆时羡,来自华国,目前二十五岁。现任耶鲁大学植物遗传实验室副研究员,过去我带领或者我所在的团队都曾获得过不俗的成果,在cell和science期刊上发表。”

  “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论文检索网站上搜索我的名字就能看见这些文章。”

  此言一出,果然起了一些效果,起码那些研究生明显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于是,陆时羡继续说道。

  “到现在,我们所有的项目组成员就已经就位,等项目书审批完后,我们就开始正式的研究工作,具体的通知时间请大家关注邮箱。”

  “好了,现在所有人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就散会吧。”

  这也是所有项目组的传统了,新加入的人员需要进行一个自我介绍。

  这里所有人都是第一次合作,所以没人逃得掉。

  陆时羡仔细听完了所有人的发言,其中对那两位助理教授以及研究员着重关注了一下。

  包括他自己在内,一共十九个人,其中十八位男性,一位女性。

  年纪最大的是马塞·阿尔韦托,年龄三十二岁,来自澳大利亚,他之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肿瘤干细胞和发育生物学。

  其次是米国人詹姆·劳伦斯,今年才刚过三十岁但就已经留上了络腮胡,导致面相看起来比马塞还老几岁,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细胞生物学。

  而那位助理研究员的名字是贝拉·埃文斯,来自意利国,博士刚毕业没多久,研究方向是早期胚胎发育和分子影像探针。

  她并没有透露自己的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