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章 校花的袖珍妹妹(四十二)_快穿之卷王拿错炮灰剧本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尤语没想到,一趟旅游,打开了一条咸鱼的新世界,从大一就开始成为了年级卷王。

  这会儿她正捶着她酸胀的小短腿,累爆了!

  和六十几岁的老爷子老太太比体力,她输了!

  蔫巴巴,步履蹒跚,急需美食抚慰一天的疲劳。

  从大佛景区出来后,她们去到了苏稽古镇,传说中的翘脚牛肉发源地。

  清末年间,民不聊生。

  当地一位老中医,把大户人家弃于河中的牛杂,洗净后放进了有中草药的汤锅,煮好后赠予穷苦人家。

  结果牛杂味特汤香,还能防病治病,这道菜迅速在民间盛行开来。

  最初,饭馆条件简陋,没有凳子,只有方桌下的横木,供客人翘着歇脚,“翘脚牛肉”因而得名。

  因其入门槛低,只有几万人的苏稽镇,就有大大小小六十多家跷脚牛肉店。

  凭煮牛肉、冒血旺、蒸牛肉、油爆牛肝经典“四件套”,就能撑起一个翘脚牛肉店的营收。

  真可谓:一口锅四道菜,撑起百年名食。

  挑了一家临街,中等规模的老店进去。

  店里的陈设是真老,不带做旧的那种。

  除了几口大锅,店里还不到十张桌。

  八仙桌,条凳。

  桌子都老得掉漆了,油亮亮的,中间摆了一个筷笼。

  米饭和泡菜自助。

  头一次吃,尤语对着菜单研究了半晌。

  单点了一个油烫牛肝和血旺。

  牛杂有多少个部位她搞不明白,看到每盘份量不算多,干脆直接点了一锅大杂烩。

  不到五分钟,菜居然就上齐了!

  淋了红油撒了香葱的牛血旺,嫩duangduang的。

  牛肝不知是怎样油淋而熟,其鲜嫩程度比小鲜肉都嫩,入口即化!

  而大杂烩里的毛肚、牛舌、牛肠、牛肺、牛肉等,也都在各自的释放自身的特色魅力。

  蘸上秘制的干辣椒面,送进口里。

  区别于潮汕牛肉的本味,翘脚牛肉汤带出来的微微药香,给新鲜的食材带来了另一层味觉体验。

  食材咀嚼起来的口感更是:该耙的耙,该脆的脆!

  值得一提的还有锅底里面配的莲花白,清爽回甜。

  油炸的牛肉饼和红糖饼,皮薄馅足,一分为四,韧劲明显。

  趁热吃,还能吃到牛肉饼里面的花椒味儿,和流心红糖饼里的芝麻香。

  尤语都想打包几十个回去了!

  最后喝半碗带着微微药材味的牛肉汤,怎一个滋补了得。

  “鲜!要是冬天喝上这样一碗汤,那才巴适哦!”老爷子的寿星眉抖动着,喝汤喝得贼带劲儿,砸吧着嘴,给出了他的最高评价。

  尤奶奶和柯书敏直点头,古朴的店里没有空调,吃得她们满头大汗。

  胃里和心头却无比的熨帖满足。

  “最主要的是价廉物美啊,就我们这些穷学生,星期天也能坐个公交车来打打牙祭!”

  丰俭由人呢,觉得牛肉太贵就点多两个牛杂配上半锅菜吃。

  柯书敏的室友们都来自川省其他城市,家境都很普通。

  这两天她姐找的馆子,味道都相当巴适,价钱也不贵。

  以后寝室聚餐,她就能带室友们来解解馋啦。

  夕阳西下,微风习习。

  吃饱喝足的祖孙四人,走在古镇上,惬意极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