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6章 巨坑里的长公主(一百九十六)_快穿之卷王拿错炮灰剧本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6章巨坑里的长公主(一百九十六)

  长安城。

  来自南洋的两国一城相关资料,就摆在鸿胪寺卿的公案上。

  巧的是。

  就在前不久,有二十九个西域小国和也纷纷递交了国书,千里迢迢跑来朝贡。

  要是加上这南洋三国,今年的朝贡规模很是可观呐,鸿胪寺卿如是想着。

  没有这些番邦来使,如何能显示出他们鸿胪寺的重要性来?

  尤大娘子等人在广州城停留了一个月后,终于等来了朝廷的召唤。

  于是,他们就在广州市舶使院官员的陪同下从广州出发,前往了长安。

  要没有用上被她指点改造过的车厢,头一次坐这种远途马车的人,屁股绝对会被磨出水泡来。

  硬座,是真的伤不起!

  为了赶上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他们的行程是一赶再赶。

  每次进了驿站,都要换上一批拉车的马。

  就这么紧赶慢赶,耗时一个半月,终于到了长安城!

  头戴笼冠,身穿阔袖红袍,腰系绶带,足蹬朝天履的鸿胪寺卿。

  领着二十多个下属,早早在城门外列阵迎接他们的到来。

  仪式感,拉得满满的。

  让一路疲劳的众人感受到了,大唐对他们到来的重视。

  在一通的行礼问候后,摩拉拔摩国国主和达纳班查尔城城主,再次陷入了语言不通中。

  闽南语,他们很是努力的学了两个来月,刚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打招呼。

  怎就,怎就开始说起了另一种外语来呢?

  新南越国人会讲闽南语,是因为有祖先传承。

  可看人家护国长公主和大王子刚才的对答,明显他们还懂长安话啊!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就这么大?

  脑子里一片浆糊的他们,在鸿胪寺卿的带领下,从长安南城墙最西侧的一座城门——含光门入城。

  知道领头的公主和王子能听懂长安话后,须发花白的鸿胪寺卿还给他们做起了介绍来:

  “含光门的含光有包容、宽大、兼容之意。

  此门门内连接着含光门大街,大街向北可通向皇帝陛下所在的宫城。

  含光门大街的东边就是本官任职的鸿胪寺,与鸿胪客馆毗邻”

  言下之意,他们这些来到长安城的外国首脑、官员以及重要客商,都会被安排住进鸿胪客馆之中。

  初见鸿胪客馆,所有人唯有一个感觉——规模之大!

  这就是,大唐国力!

  鸿胪客馆的建筑群从外观来看,很是符合大唐主流的宫殿风(大气磅礴、雄浑壮丽),在内饰上又加入了很多番邦元素。

  极致的彰显了大唐的繁荣与开放。

  鸿胪寺卿很是满意的看到了来使们,对客馆流露出的赞许之意。

  在安顿好他们后,还给了他们一个准信:再过两日的中秋节,皇帝陛下就会接见他们啦!

  除了他们,还有二十九个西域小国。

  见皇帝之前,使者们还要学习一下大唐的朝觐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