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章 校花的袖珍妹妹(七十四)_快穿之卷王拿错炮灰剧本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折,奇峰朵朵开青莲。

  峨眉山,它不是一座山的名字,而是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山的总称。

  只要天气晴朗的时候,登高远望,就能看到两山相对而立,像美女弯弯的眉梢,峨眉因此而得名。

  因为山的海拔和陡峭的坡度,从山脚到山顶就有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

  都说咱们峨眉山是佛教圣地,其实啊,早在魏晋时期,峨眉山还是道教人士修行的场所,祖天师张道陵和吕纯阳(吕洞宾)等都在此修行问道。

  隋唐以后,佛教得了上位者的推崇,很多道观也顺势改成了寺庙。

  清朝顺治年间,峨眉山最后一座道观纯阳殿也被僧人改建。

  那时候峨眉山上的寺庙,有上百座之多,可谓是三里一庙,五里一寺。

  历史上关于峨眉山最早建寺的记载,一个是西晋时期来自西域的僧人阿婆罗多,一个是东晋的慧持法师。

  两位僧人千里迢迢而来,在峨眉山建寺弘法,传播佛教信仰。

  说到佛教,你们知道四大菩萨是哪四大吗?”

  尤外婆最先抢答:“观世音菩萨!”

  “文殊菩萨!”尤奶奶也随后回答道。

  “普贤菩萨!”舅奶奶反应也不慢。

  尤语和柯书敏含笑不语,胖胖不知所措。

  “对咯!四大菩萨分别是:代表了大智的文殊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菩萨、大行普贤菩萨。

  大行普贤菩萨的道场就在咱们峨眉山了。

  相传在很久以前,峨眉山华严顶下住着一位世代采药的老人,名叫蒲公。

  一天,在蒲公采药时,看见了一头麋鹿,便一路追逐来到金顶绝壁处。

  麋鹿突然消失了,山崖间升起来紫色的迷雾。

  蒲公把这个奇景告诉了庙里的宝掌和尚,和尚指点他说,这哪里是麋鹿啊,你看到的分明是协助佛陀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的普贤菩萨的印身啊。

  于是,蒲公自发募集善款,在峨眉山上修建了普光寺,专门供奉普贤菩萨。

  从此,普贤菩萨的信仰就在峨眉山上扎了根。

  普贤菩萨在佛教中代表行愿,所以又称大行普贤菩萨。

  什么是大行呢?

  行,就是实践,大行就是努力的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普贤菩萨的坐骑是大象,大象代表了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脚印。恰好象征着普贤菩萨的稳重、踏实。

  古往今来,信佛的人不少,有人说佛法很深奥,终其一生只能用心体会。

  也有人认为它很简单,只是进庙烧香,祈求庇佑。

  因此,很多人朝拜普贤菩萨都是带了满满的愿望而来。

  但人光有愿望也只是个空架子,只有把愿望付诸于实践,转化为现实,才能赋予愿望最实际的意义。

  说到佛法,唐朝时期,白居易在杭州做官,听人说起辖区内,有位在树上搭鸟巢修行的禅师。

  白居易向他请教佛法精意,鸟巢禅师告诉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认为禅师这句话,三岁小孩都知道。

  禅师却说:一个三岁孩子都知道的道理,而人活到八十岁也未必能做到。

  所以,任何难题都归根于做与不做,落在了一个行字上”

  上架倒V啦,感谢一直以来跟读的亲亲们,希望上架后继续支持我哟,坑品有保障,力保日更两章哈!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