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6章 校花的袖珍妹妹(八十五)_快穿之卷王拿错炮灰剧本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6章校花的袖珍妹妹(八十五)

  “是的,五十万,这就是现在樱花国农民的平均年收入。

  他们仅凭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两百万农民,养活了全国1.2亿人口

  樱花国的农产品之所以卖得贵,一是对农产品的生产要求标准高,二是他们属于订单式种植,市场供求关系平衡。

  人家的农民只需要按需精耕细作种好地,商业销售渠道成熟且稳定”

  “看来尤总对国外农业,还是做了不少研究的。”关胜唏嘘不已。

  “以前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如今有了互联网,信息查询便捷很多。我可是新生代农民的代表,买最优良的种子,用最科学的方法种地,再用最合适的渠道和最合适的价格,把农产品卖出去,让广大农民受益”

  “.说到合适的销售渠道,我代表广大好吃嘴们,也想问问尤总,什么时候才能在菜市场买到墨菘和贵公司其它美味的蔬菜呢?”

  问到这里,尤语为难的摊了摊手:“清江墨菘的订单实在太紧张了,不过年后我们公司将开通电商渠道。

  接下来不管是‘小贝贝’南瓜、还是‘蜜薯’等都能卖向终端,希望到时候能为大家的餐桌上,添加一道美味的农产品。”

  “看来尤总很看好电商咯?”关胜不解,他老妈和媳妇儿最爱的就是逛传统菜市场,很喜欢一毛两毛钱的讲价,还美其名曰有烟火气。

  “当然!互联网改变生活,年轻人工作繁忙,能通过互联网购物,即便利又节约时间”

  两个小时的采访下来,关胜不得不承认,这个年轻得不像话的老板,很不一般。

  他打算好好的和剪辑沟通下,务必要把这个独家报道做出名堂来。

  这段采访还未播出,尤总经理的雄心壮志,响彻了附近的十里八村。

  “做农民,五十万年收入目标不是梦!”

  “科学种地,向樱花国农民学习!”

  “生女当如女财神!”

  “.”

  远在京市的叶桂梅,天天喷嚏不断,耳根子红了又红

  完全不知道,有多少父老乡亲在羡慕着她。

  最高兴的是尤爷爷和尤奶奶,自家小孙女种菜都能种上电视台,家门之荣光啊!

  就连儿子、孙子不回来给他过生日,老爷子都没有失落。

  尤立军所在的有机农场,这会正为春节期间上市的菜忙。

  两口子觉得,还不如把省下来的路费,转给老爷子当红包实在。

  可能在这个年纪的人,实惠,才是印在骨子里的为人处世风格。

  还在电话里大言不惭:“爸,六十九还不算高寿,等你七十九儿子给你办个大的!”

  “.”

  江县,自古就有“六十以下不过寿”和“男过九,女过十”的风俗。

  今年是老爷子六十九岁大寿,要当成七十岁那般隆重来过。

  当家孙女,今年她要请尤沟扁村十个生产队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