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四章 首日成绩_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挖来,否则,有什么意义?

  讨论的热火朝天,同样在北京的徐争紧张的头发都快长出来了…

  《人在囧途》明天上映,正面对垒《双子神偷》、《博物馆奇妙夜》、《心中有鬼》还有…《门徒》!

  《门徒》2月13号上映,首日票房680万,创下港产合拍片在内地周二半价日起映的单日票房纪录。

  没错,周二是半价日!

  而且《门徒》的口碑非常好,远超过《伤城》、《三岔口》之类的合拍片。

  来势汹汹!

  至于《博物馆奇妙夜》,好莱坞喜剧电影,盘口很固定:5000万~7000万之间。

  《人在囧途》的排片大概在25%左右…

  给足了坏猴子面子。

  主打的就是监制、制片沈林、宁昊。

  徐争、黄博虽然还算熟悉的脸,但还没有证明过自己的市场号召力,你说《疯狂的石头》?

  那部戏的主角是姜伍、刘华外加阿沈林,徐争、黄博都是配角。

  当然啦,也不是一点优势没有,至少宣传、推广一点没少做。

  比起同档期电影,《人在囧途》的推广营销真的很用心,该上的综艺一点没少上…

  而且,徐争对《人在囧途》的质量还是蛮认可的。

  所以,就更紧张了——你认可的东西没有拿到市场回馈,会让你对自己的审美充满怀疑。

  ……

  黄博…

  没啥特别感觉。

  《老千》,他算男二号,拿了亿,他已经是炙手可热的新生代喜剧演员了。

  一堆剧本找上门。

  对了,去年《老千》上映时候,他还有一部《大电影过百亿》同步上映,那电影票房是1200万,看着不高,但已经很不错了!

  《人在囧途》只是他接拍的电影之一…

  当然啦,他跟徐争、宁昊、沈林几个人关系不错,肯定希望《人在囧途》能大卖。

  否则,也不会大年初一过来跑宣传。

  毕竟是演员,心态稳一点,睡得很熟。

  第二天醒来,下楼吃饭,看到徐争耷拉着眼皮,黑圆圈快到两张脸了,笑着道:“咋了?一晚没睡?”

  “嗯。”

  “研究出必胜的方式了嘛?”

  “…没。”

  “那放宽心态,电影一旦上映,演员、导演能做的其实很少,除了吆喝两声,还能干嘛?”

  “我知道。”

  说得轻巧,某些人连考个科目三都能紧张到发抖。

  ……

  其实,而贺岁片的诞生,本身也足够具有春节档的氛围。

  1981年港片喜剧《摩登保镖》于春节前在香港上映,成为历史上第一部被称为贺岁片的电影。

  也从它开始,香港观众对贺岁片的概念就是轻松幽默的喜剧,并且一般于元旦后春节前上映,满足大家在节日里的欢庆氛围,这个概念后来也在95年被直接传入内地。

  内地第一部贺岁片就是《红番区》!

  当年卖了9500万人民币,不仅是1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