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二章 唐济林国医馆_海岛农场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名患者或卧或坐,正在接受治疗。

  苏晓佳根据指示,坐到了靠窗的一把扶手椅上。也许是因为已经来过多次。脸上看不出一丝紧张的表情。

  那位张医师从柜中取出一个外面贴着标签的针灸包,核对了一下名字,然后打开,将里面数支长长的银针取出,挨个用酒精棉消毒。

  看样子是专人专用的。以避免因消毒不到位而引发交叉感染,还算比较正规。江逸晨心中暗想。

  片刻,张医师又用镊子夹起酒精棉团在苏晓佳的的耳后、脖颈等处擦拭一番,紧接着用右手拇指食指拈起银针,分不同部位依次刺入,并捏住针柄,进行抽提和捻转。手法瞧上去甚为熟练。

  过了一会儿,他停止动作,告sù苏晓佳,需留针半个小时,让她静坐即可。随后便离开照顾其他病人去了。

  江逸晨好奇地打量着那七、八根驻留在皮肤上,纤细挺直的银针,刺入皮肉,却没有丝毫的血迹,真是很奇妙的感觉。针灸这种华夏最为古老的治病方式,虽耳熟能详,但他从未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过。

  “疼不疼啊?”他关切地小声问道。

  苏晓佳微微摇头。看他目光炯炯地注视着自己,突然想起上回他在企鹅通信中曾说过关于刺猬的笑话,不禁脸色一红,闭上了眼睛。

  江逸晨观察了一阵,因对穴位分布并不太熟悉,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只好坐在旁边的一张方凳上等候。

  好在半个小时的时间并不长,张医师及时返回取针,又在病历本上做了记录,治疗暂告结束。

  从针灸二室出来,接着要去唐济林大夫的诊室进行复查。

  唐大夫的诊室位于二楼东面,门口的长条椅上坐着数位病患正在等候。

  苏晓佳在此治疗了大半个月,对于流程什么的早已熟门熟路。她将病历本和预约单交给分诊台的护士,二人找个空位坐下。大约过去四十分钟左右,终于等到护士叫她的名字。

  江逸晨陪着晓佳妹子走进了唐大夫的诊室,反手将门带上。

  房间面积大约有将近二十平方米,装修、布置比刚才的针灸室要精致得多,深色木地板、红木桌、太师椅、多宝格,花架绿植,墙面还挂了几幅中国字画,整体环境显得古朴风雅。

  深红色的实木长方桌后,端坐着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头发花白,清瘦的长脸,一双眼睛虽不大,但还颇具几分神采。

  看来面前这位就是唐大夫了,不过与江逸晨的想象有些不同。印象中,他还以为但凡能坐镇的老中医都应该是那种七老八十,长着一大把白胡子、仙风道骨的模样。要知道在普通人们的观念里,中医是经验医学,大夫可是越老越值钱的。

  唐大夫抬眼看到了苏晓佳,显然还记得这位女孩儿,他和蔼地朝这边招招手。苏晓佳微笑着点了点头。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