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所谓帝王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尚有五征漠北,打得大草原望风而遁。

  等到朱棣死后,大明的武备便越来越松弛,继位的仁宣二宗,都厌倦了战争,自此大明文盛武衰,等到土木之变,大明便彻底走了下坡路。

  现在的朱棣,对于朱允炆的威胁已经在朱允炆的重重安排下降到了几乎微乎其微的地步,他朱允炆,又为何容不下一个朱棣呢?

  时过境迁,朱棣就算再怎么想造反当皇帝,他还反的起来吗?

  造反需要大义,他朱棣能打出什么旗帜?

  打不出旗帜,朱棣贸然造反,就算他手下有一大批忠诚与他的将领愿意跟着他反,那,四万燕王卫呢?

  燕王卫只是戏称,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北直隶经制之兵,归北直隶都指挥使统领,朱棣,只不过是以亲王之尊代领统帅之事,他自己的燕王亲兵,不过一万人,即使他在顺天协调九边,这也是因为有朱元璋钦定而已。而不是他自己威望已经高到可以统帅九边、漠南。

  这四万人,领的是南京的饷银,吃的是正儿八经的皇粮,朱棣造反,他们凭什么跟着朱棣一起?

  就靠着这些年出生入死的交情?就去冒着诛三族的风险谋逆?

  历史上,朱棣谋逆,举得旗帜是靖国难、清君侧,理由是朱允炆听信齐黄二人谗言,滥杀亲王,他朱棣起兵,是符合太祖所定之皇明祖训的。

  朱棣起兵之后,手信漠南卫众将,称“你我皆为兄弟同袍,有血战漠北之情分,佞臣在朝,迷惑帝心,以致天下大乱,国有危难,孤遵从皇明祖训而兴兵南下,是为国家之事,愿尔等紧守边疆,勿让蒙元侵袭。”

  漠南卫众将皆赞朱棣是心系国家之重臣,不疑有他,也没有进攻顺天断朱棣后路。

  这才给了朱棣扫荡河北的机会,朱允炆先后以耿炳文、李景隆为将讨伐,皆未能取胜,无奈,罢齐黄二人之官,信息传至前线,朱棣不得不罢兵回顺天。

  你说清君侧,好,我把你要清的人给罢黜了,你还有什么借口?

  在打,朱棣手下的兵一定兵变。

  按理说,事到这一步,朱允炆你就别闹幺蛾子了行不?

  谁知道朱允炆竟然又复用了齐黄二人,并称朱棣为谋逆反贼,革出宗谱,朱棣麾下兵将,皆为同犯!

  好家伙,你一下把几万人都推上了悬崖边,那还不跟你玩命?

  朱棣去找宁王朱权哭诉,“孤本为清佞臣而兴兵,万不敢做他念,皇帝年幼,偏信奸贼,以致孤被革出宗谱,从此,世间以再无朱棣此人了。”

  朱权怜朱棣,要帮朱棣求情,朱棣复请朱权一同起兵,“佞臣在朝,皇帝以不信亲族,不如你我同往金陵,诛杀叛党。”

  朱权大惊失色,拒之,被朱棣擒下,“兴兵失败,也是日后才死,今日汝若不从,当速死。”

  朱权无奈,只好交出兵权和朵颜三卫的兵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