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五十章:《短歌行-祭英灵》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罪遐荒,大举貔恘,悉除敌军。雄军云集,狂寇冰消,才闻破竹之声,便是失猿之势。

  士卒儿郎,尽是九州豪杰;官僚将校,皆为四海英雄。尔等或为流矢所中,魂淹泉台;或为刀剑所伤,魄归长夜。

  生则有勇,死则成名。今凯歌欲还,承临太平,汝等英灵尚在,祈祷必闻。

  随我旌旗,逐我部曲,同回上国,各认本乡。受骨肉之蒸尝,领家人之祭祀,莫作他乡之鬼,徒为异域之魂。

  朕当表其功,勒于祖庙,汝等各家尽沾恩露,年给衣粮,月赐廪禄,用兹酬答,以慰汝心。

  生者既凛天威,死者亦归王化,聊表丹诚,敬陈祭祀。呜呼尚飨。”

  朱棣等人顿时大惊失色,万万没想到朱允炆会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宣读祭文,忙齐齐拜伏于地。

  “吾皇慈恩。”

  以皇帝之至尊位,亲读祭文,这对于死去的将士来言,是何等的殊荣?

  “吾皇慈恩!!”

  十万健儿面如充血,激动地伏地难以自持。

  将圣旨放回御案之上,朱允炆大喝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因朕兴王师,两万余我大明之儿郎,埋骨他乡,朕虽无能将将士之尸骸带回故里,但朕可以带着他们的英灵,回家!”

  “吾皇万岁!”

  一场本应高歌的庆功宴,因为朱允炆这突如其来的祭文而变成了追悼会,但却更让大明将军武卒因此而激动,这说明皇帝一直牵挂着他们!真正的拿他们当子民!

  为这样的皇帝卖命,值!

  甭管这是不是朱允炆这个皇帝在玩政治作秀,仅这一手,让多年经受忠君思想洗礼的,此番御驾亲征的几十万大军更狂热起来。

  朱允炆高举酒碗,一饮而尽,仿照曹孟德铜雀台之短歌行,高歌。

  “泱泱诸夏,千载华章;

  文明始祖,起自炎黄。

  仓颉造字,笔划正方;

  嫘祖织蚕,得着衣裳。

  两周定礼,秦汉拓疆;

  秦统寰宇,汉灭百羌。

  诗经楚辞,耳边回响;

  隋唐气魄,风骨铿锵。

  一身正气,文公天祥;

  东坡高歌,步履大江。

  襄阳血战,四川罹殇;

  崖山跳海,国破家亡。

  幸有太祖,起自寒墙;

  驱逐鞑虏,万民所望。

  祖宗雄烈,重塑炎黄;

  佑我大明,万世永昌!”

  朱允炆这首短歌行走的是慷慨激昂的江阳辙,自华夏先民之始至大明建国,一气呵成。文章少了几分文白之气,却更加通俗易懂,让每一个大明儿郎都能听得懂,听得与有荣焉,听得热血满胸腔。

  “祖宗雄烈,重塑炎黄。佑我大明,万世永昌!”

  十万人高歌三遍,气氛之炙热让诸如朱高煦、马大军等武夫几欲焚身。

  “啪!”

  朱允炆将酒碗掼碎与地。

  “明军威武,大明威武!”

  “吾皇威武!”

  朱允炆再喝:“明军万岁,大明万岁!”

  “吾皇万岁万万岁!”

  看着高台上意气风发的朱允炆,朱棣便将脑袋埋在了尘埃之中。

  今日之朱允炆,已经将他的帝王风采种在了大明将士的心中。

  除了太祖复生,天底下,再无人敢悖逆帝王之威。

  朱允炆,已经点燃神火,化为神灵!

  从此,日月山河、苍生社稷都融入进朱允炆的帝王之躯中。

  一人化天地,一人即江山!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