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七十二章:借贷平衡法(下)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口,有那功夫,多想想怎么在外面多打些野味带回来,食物一多,自然大家都能吃饱了。

  夏元吉的面色就有点难看。

  他是不会支持皇帝这种幺蛾子的想法和提议,当然,这也是因为这些年户部开支的军费和获得的回报压根不成正比。

  朱允炆也不急,夏元吉现在还能愿意硬着头皮吃老本,等将来利益推到他面前的时候,都不用他这个皇帝劝说,夏元吉自己就会上赶着凑过去了。

  而提到贷银这个词,朱允炆先前心里一直苦苦思考的那个记账法也终于回忆了起来。

  借贷平衡法啊。

  借贷平衡法又叫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要到19世纪末才会从日本传入中国。在各种复式记账法中,借贷记账法是产生最早,并在当今世界各国应用最广泛、最科学的记账方法。

  而‘借’和‘贷’只是抽象的记账符号,不能只从字面上来理解这个意思,而朱允炆本身正好打算来引导内阁和六部转型思想形态,那这个时候推行这个办法,恰当其时。

  想到做到,也不管夏元吉还沉浸在恍如被抢劫之后的无助之中,朱允炆已经把目光对准了郁新,并且将他记忆中关于借贷平衡法的一些支零破碎片段说了出来。

  他实在是记不全了。

  好在郁新躬耕户部多年,哪怕朱允炆说的乱七八糟,但大概的核心思想还是能明白的,跟他的生平所学一串联,他自己就推演出了一个大概,当下也是眼睛一亮。

  “好办法。”

  户部年年清账是最让他头疼的事,几十个专门的度支主事往往都要从腊月初忙的年底才能整明白,有时候账多了,某一个环节疏忽记错,一切又要重头再来,委实是麻烦的紧。

  “陛下还对这方面有所涉猎?”

  刮目相看,真的是刮目相看,郁新觉得眼前这个皇帝出了会出幺蛾子之外,度支这方面的水平也是很不错的嘛。

  “朕哪里懂的。”

  本来是想揽功劳与己身的,但是朱允炆却突然改了口:“一个西域商人自极西之地看到的见闻写了本书,水师收复琉球的时候给朕带了回来,朕恰好看到,也不知道合理不合理就提了出来,看郁阁老这神情,应该是不错。”

  顿了顿,也不等郁新刨根问底,朱允炆抢先开口道:“行了,今日的事就这般定了吧。内阁留一下,其他诸卿各自去忙吧。”

  皇帝下了逐客令,大家便谁也不敢多逗留,都纷纷起身躬礼告退,而齐泰则和礼部尚书王谦两人扶起哆里哆嗦的夏元吉,搀着后者离开了这西暖阁。

  五千万两的开支,这笔天文数字真的是让夏元吉差点猝死当场。

  “这维喆,还是这般会过日子啊。”

  郁新见状呵呵一笑,替自己的老部下说着好话:“陛下勿要见怪,当年这夏元吉跟着臣在户部,都是臣教的他,那时候朝廷富裕的时候花钱的地方多,而赶上了天灾人祸又难免寅吃卯粮,日子一长,这夏元吉过日子就精打细算起来。”

  “好事,好事。”

  会过日子是好事,朱允炆哪里会怪罪,富裕的时候多想想贫贱时的困窘这是应该的,不然奢侈挥霍,金山银山也不够吃的。

  “朕哪里会怪罪下去,他夏元吉也是一心为朝廷,为朕省钱不是。”

  岔开话题,朱允炆又把话题带到了另一件事上。

  “朕留诸位卿家,是为明年求是报开刊一事。”

  求是报是朱允炆现在极其重视的一件事,而现在各省、府的报局基本上框架都搭了起来,随时可以开刊发报,朱允炆心里定的日子,就是转罢年的元旦。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嘛。

  而求是报,就是大明眼下最要紧的一件更新大事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