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一十六章:思想开明的朱允炆(下)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声,朕也不能让这种在乎名声的孩子来做储君。”

  宽容的时候,朱允炆可以唾面自干,任由那些大臣逼着他做不想做的事情,还能笑呵呵的不以为意。

  狠厉的时候,朱允炆杀方孝孺眼都不眨,几百颗无辜的人头说砍就砍,如果那个时候,朱允炆讲狗屁文明玩换位思考,他能活活自责死。

  但他不会,他已经不是历史上南明追谥的惠宗让皇帝了。

  多么耻辱不堪的谥号!

  让?

  后人倒是给留了脸,用了一个让字。

  他那是让吗?他就是简单的守不住,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废物!

  如果历史上的朱允炆不是个废物,慢说配得起皇帝二字,就哪怕只是一个如朱高炽、朱瞻基这样的明君,再不济如嘉靖、天启这样的‘昏君’,朱棣的能力就算翻上几倍也不可能造反成功。

  除非朱棣能三伏天让黄河结冰,打仗的时候召唤陨石破军。

  没有超自然的能力,朱允炆只需稳上两三年,一道赐死的圣旨就可以要了朱棣的脑袋!

  天胡开局都能输,可见天家的子孙不见得就比平民百姓要强上多少,不能因为人家做了皇帝你就说他比天下九成的人要聪明厉害,这是自卑的唯身份论,不能因为朱允炆投胎投的好,你就说那些比他强的人的不忿嘲讽,是属于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

  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而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太祖还要让朱允炆当皇帝,以他老人家的眼光,看不出朱允炆到底有几斤几两的本事吗?

  那是因为晚年的朱洪武更多的还是像一个老父亲而不再像一个皇帝了。

  杀伐一生的他感慨着自己的子孙不在榻前,他想着父慈子孝,临死前享受一下人伦之乐,但是为了自己孙子的皇位稳固,又下诏不许重镇藩王回京吊孝。

  他希望的是子孙和睦而处,不希望看到同室操戈,骨肉相残,一意孤行的定了朱允炆做这个皇帝,而不管后者到底配不配的上这万里江山,苍生社稷。

  冷酷了一生,偏偏在最后心软了,做事做的不够彻底。

  致使靖难乱起,几十万建国初期最精锐的老兵因为内乱而埋骨沙场,河北、山东、南直隶打成了一锅乱粥,山河倾覆,百姓倒悬。

  他还不如直接把皇位传给朱棣废了朱允炆,又或者拿出盛年时的果断,直接把朱棣、朱权这般手握重兵的藩王赐死。

  他老了,心软了,帝王也是人啊,是人都有人性,虎毒还不食子呢。

  也因为他的网开一面,天下平白无故多死的亡魂,比他心狠手辣时死的要多十几倍!

  这就是连带效应。

  看似残暴可能无形中的活命要比杀戮更多,看似心慈但无形中又害死了多少人?

  而这些,都往往取决于皇帝的一念之间。甚至连皇帝自己都不可能看到当下一个不起眼的决定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