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六十八章:北平和忽必烈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工作态度表示满意。

  看来候驾的功课做得很充分

  “卿左布政使做了有八年吧。”

  莫名其妙的一句话让徐玉和愣住,随后想到什么,有些激动。难不成皇帝打算给他升官?

  大明的仕途可不好走,基本上除了一开始就在中枢六部任职的可以逐步升迁,但凡地方官做到一省布政,就很难履职中枢了。

  说到底,就是坑位有限。

  不是朝中有人,地方布政使想高升中枢那是想都不要想得美梦。

  “成绩很不错,北平不同于江南,情况复杂,卿能处理的如此之好,朕很欣慰。”

  朱允炆冲徐玉和展颜一笑:“眼下漠北勘平,朕打算让卿来挑起这幅重担,毕竟卿久在北地,处理起来倒也熟悉。”

  漠北?

  徐玉和眨巴两下眼睛,心中顿时大失所望,他还以为是去南京呢。

  “陛下有命,臣自当赴汤蹈火,不负圣恩。”

  不管如何,徐玉和还是第一时间大表忠心,领命谢恩。

  也在这时,圣驾落跸,来到早前元朝留下的皇宫近前。

  这是朱允炆落行在的地方。

  元大都皇宫不是后世的故宫,因为它的布局和修建审美更符合草原人的习性和‘逐水而居’的特点,所以即使它保存的相当完好,朱棣迁都时也没有选择直接住进这里,而是重建了一座。

  徐常北伐,元帝北逃,几乎是拱手将北平让了出来,因此这座皇宫即使空了三十多年,其主体建筑的损毁仍未甚深,朱允炆来之前,北平布政使司便派人修葺打扫,几处主殿焕然一新,完全可以入住。

  “听说这座皇宫是阿拉伯人建造的?”

  朱允炆在皇城外就下了马车,倒不是他尊重草原人留下的遗址,他只是单纯想要走几步活动下身子,顺便通过这座整体建筑中的细节来窥探一下这个时代的痕迹。

  “是的,一个天方的蛮夷。”

  朱允炆便笑了起来。

  “这忽必烈也是个妙人,一边恨不得把天方人斩尽杀绝,一边又重用天方的能工巧匠,朕听说元朝很多的制度都是阿拉伯人制定的?”

  “准确来说确实如此,逆元的律法、天象、星历、工程等方面基本都是由天方人来主导,再不济,其中也有天方人的影子。”

  朱棣呵呵一笑,随后不屑道:“忽必烈不过是一个严重缺乏文化自信的酋长罢了,他打小受八思巴开蒙佛学,就已经背叛了他们自己的长生天,即使做了大汗,在灭宋的过程中也是多次犹豫不决,不敢轻易举兵。

  如果不是八思巴拿狗屁天命忽悠他,他可能就不打了。后来战局不顺,他就将伯颜撤职,听了老孔家的建议,用了张弘范为蒙汉都元帅。

  南宋覆灭之后,忽必烈以儒学治国,孔家给他捧了一个儒学大宗师的名头让他开心了好些年。好像佛教也给他上过一次佛家的尊号。

  他在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