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一十二章:海图和神秘的欧洲面纱(中)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拔出萝卜带出泥,宗亲会不会借着这个机会,大搞幺蛾子呢?

  福建地邻江西和浙江,这些年商贸繁荣,福州、泉州两港堪称是大明财税两块重地,其中利益之丰厚,一直为江西党和浙党所惦记。只不过江西党势大,两府的重要官员都是江西籍士子任职罢了。

  而现在耿江落马,浙党未必就见得会跟他杨士奇一致枪口对外,不落井下石就算仁义了。

  “诶,各省锦衣卫正常行使监察权和调查权,也是皇权特许的,怎么就影响正常施政了?”

  严震直开口道:“只要地方的臣工行端坐直,还怕锦衣卫行无名之狱,栽赃陷害不成?”

  “杨阁老。”

  李子容站起身行礼道:“下官还是建议,泉州海运司的事,由三法司审察,不应交锦衣卫,以免出现屈打成招、严刑逼供的事情。”

  这个耿江,果真干系不小!

  杨士奇有些烦躁的抬手:“这泉州的事,内阁还没有拿到谨身殿向陛下汇报,如何处置圣意还没有下,你们操的哪门子心?这文华殿是用来理政的,不是用来吵嘴的,一个个废话连篇,像什么样子!”

  说是在训斥李子容,但杨士奇的目光却一直盯着严震直。

  指桑骂槐,说什么我也是内阁首辅,我没开腔之前,还轮不到你来唱高调。

  严震直还没来得及反唇相讥,就看到自己老大哥郁新的告诫眼神,便老实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批复奏本去了。

  文华殿,再次开启有条不紊的工作模式。

  而他们所斤斤较较看重的泉州问题,在此时的乾清宫,无论是朱允炆还是郑和早都扔到一旁懒得多说。

  主仆二人,正兴致勃勃的聊着海事呢。

  主要还是前者在说,朱允炆静心倾听。

  “此番奴婢往阿拉伯,一共获取海图十三份,分别是通往不同地方的,奴婢除了拓下这些海图之外,还在当地招募、买下了许许多多的阿拉伯极西之地的各国人。”

  郑和眉飞色舞的进行着介绍:“有金发碧眼者、遍体漆黑者,他们肤色迥别、发色各异,语言更是五花八门,光为了翻译之事,奴婢便费劲了周折。”

  要说语言翻译,眼下绝对是大明面临的最大问题。

  欧洲主流语言是什么?

  日耳曼语系、英格兰语系、法语系、西斯拉夫语系等等,堪称是五花八门,林林总总下来十几样。

  开始的时候,为了听懂这些玩意说话,对话间必须要找找两个翻译居中进行。

  即阿拉伯当地通欧洲语系者,将这些话翻译成阿拉伯语,再由通汉语者将阿拉伯语翻译成汉语。

  那个麻烦哟。

  想要减少中间的交流障碍,郑和自己苦学了阿拉伯语。

  不得不说,郑和还真的是一个语言天才,要不然青史上的他,不可能走遍大半个世界,并且在欧亚非都畅行顺利。

  “眼下奴婢正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