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五章:审察(上)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寥,但终究算不上束以待毙。

  敢回来求死,就足以说明在为人臣之秉性上,还是靠得住的。

  念及至此,朱棣幽幽一叹。

  “孤尽力而为吧,你啊,你真是胆大包天,惹出这番弥天大祸。”

  匆匆扔下马大军,朱棣也顾不得去找朱桢商榷西北军务的细节,匆匆奔皇宫而去。

  等朱棣赶到的时候,朱允炆好像早有预料,已经抢先开了口。

  “四叔如此形色匆匆的来见朕,是为了马大军的事吧。”

  还没等朱棣点头应下,朱允炆已是自顾自的开口道。

  “四叔倒是惜才,这么多年,朕还从未见过四叔为了谁如此焦急过。”

  见朱允炆还有心打趣自己,朱棣悬在嗓子眼的心便微微回落,踏实了不少。

  “陛下圣察,臣确实是为了那楞种而来,方才马大军跟臣解释了一二,个中原委......”

  “朕不想听解释。”

  挥手,朱允炆毫不留情的打断,而后不屑一笑。

  “四叔你觉得,解释这种东西能信吗?”

  朱棣顿时结舌。

  这不是寻常家常琐事、鸡毛蒜皮。

  这是涉及到一个皇帝,涉及到江山社稷稳定的大事,在如此重大的事态面前,解释是最无力的一种方式,其本身的真假甚至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作为皇帝的朱允炆到底还愿不愿意相信马大军。

  杀或者留,都要朱允炆自己来做决定。

  想明白,朱棣黯然一叹,勉力拱手道。

  “马大军这个楞种虽说此番犯了大错,到底是在西南履立功勋殊荣,陛下应该对此人也是有所了解的。

  这是一员虎将,甚至是一个正在成长的统帅。

  这么一员帅才,折了太过于可惜了。”

  朱棣决口不提忠心这两个字。

  是不是忠心耿耿,他说了不算,马大军自辩也不算。

  朱允炆要是不信,那马大军就是剖心挖肝,那也是乱臣贼子。

  不说秉性为人,只说军功能力,朱棣算是抓住了朱允炆这个皇帝的弱点。

  自己这个大侄子的为人,那么多年朱棣是了然于胸的。

  对国朝有用的人才,纵使有些小毛病,朱允炆这个皇帝都能包容,要是能起到半壁江山的作用,那皇帝更是赞不绝口,开明宽仁的。

  “臣当年猪油蒙了心,不忿父皇生前力主陛下为储,当年陛下登基,谕臣国朝之重,是以宽赦。”

  旧事重提,朱棣拿这件事为马大军做起了开脱。

  “若此獠真真胆大包天,断无有孤身回京卸职交差的道理,西南屏障,七国联军,马大军可擎半壁,望陛下慎察。”

  朱允炆没有说话,因为他自己都已经记不清楚他当年跟朱棣说过些什么了。

  如果现在朱棣要有反意的话,他还能饶得过朱棣吗?

  未必见得了吧。

  他是朱允炆,不是朱允文。

  是皇帝,不是秘书!

  “朕许他高官厚禄,让其做手握雄兵的大元帅。

  不念皇恩,不粉身相报还则罢了,还阴谋行径,四叔你说,不该杀吗?”

  说着,朱允炆怒气勃勃的一砸大案:“朕养出来一条白眼狼!”

  朱棣的心头猛跳,背心瞬间渗出了汗水。

  自己这个大侄子的威势,日趋盛隆了。

  虽然心里紧张,但朱棣还是觉得自己这个侄子断然是没有下定决心的,所以他选择相信自己的感觉。

  复请道。

  “臣斗胆,为马大军求情,还望陛下慎察。”

  暖阁里的气氛凝重而压抑。

  高居首座的朱允炆良久才吐口道:“既然燕王一力担保,那朕就再给他一个机会。”

  不唤四叔唤燕王,朱棣已是心中冰凉。

  “双喜。”

  “奴婢在。”

  尖细的声音响起,朱棣便听到朱允炆那冷冰冰的指示。

  “你跟燕王一道,将马大军拿入诏狱审问,三法司主官会审。”

  审察一个马大军,皇帝派出了一个规格超标的队伍。

  越是如此,朱棣越是摸不清头脑。

  皇帝到底,想不想杀马大军?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