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九十九章:一五计划收官(三)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格在南方较为便宜,而在北方却贵上不少的现象。

  洪武朝有南八北二的说法,指的是粮食的产量和赋税比例,疆域面积达到大明一半以上的北方,在交粮这一块,却只占两成。

  而北方又一直是出于战备状态,导致不得不南粮北调,将江南的粮食走大运河漕运发往北平、辽东前线,造成了极大的运输糜耗。

  连军供都紧张,何况民用。

  北方的粮价、盐价、布价经过建文朝十年的努力稍有平抑,但依然要比江南高出不少,庆幸的事,可能就是北方现在也有自己的经济主体。

  铁器、煤炭、毛纺。

  靠着这三驾马车的支持,北方百姓的生活还算勉强,起码能够通过南北互贸的大政策来确保收支平衡,不至于一直被南方牵着鼻子走。

  南方湿气重,眼下过冬,家家都离不开蜂窝煤。

  至于其他的,有关深入商业化经济革新的政策问题,反而不算商部的主要任务了。

  严震直挑梁成立的工商联和大明银行才是眼下大明经济革新的主要领导衙门。

  格里安奇这名来自意大利的经济顾问负责主要工作。

  “虽然今年各省的税银还没有入库,但因为银行的存在,即使没有现银货币的清算,根据银行存蓄的票券计算,税部预估,今年的岁入,应该是能够达到一亿三千万两左右。

  不过这笔数字中,按照陛下的要求,中央银行为民间进行现银兜底,包括之前加印了三个亿的铜票,这笔岁入中,起码要砍去三到四千万两的现银是无法动用的,而这笔现银,大多来自南洋和东瀛。”

  按照世界经济史、白银资本等记载来看,十六世纪的世界,流通的现银货币总量大约为十二万到十五万吨,也就是将近三十亿两。

  其中日本独占三分之一还多。

  等到十八世纪,欧洲采取金本位和联合银行制度后,这十几万吨白银六七成就都流入中国了。

  眼下大明开始以铜票为民间主要流通结算货币,大量的碎银角被回收熔成统一重量的银锭,进行封库充做储备银和保证银,总数已经趋近在两至三亿两,依靠银行的存在撬杠杆,这笔数字的现银,加上大明及大明帝国体系下那些国家上贡每年上贡来的海量的实物来保证物价,起码还可以增发五到八亿的铜票。

  只不过朱允炆和内阁不打算继续加印。

  钱太多也用不完,或者说现在已经用不完。

  如果不是为了刺激沿海的经济开放,朱允炆都打算限制日本以及南洋的外资流入比例了。

  “一亿三千万两。”

  朱允炆由衷的感叹一声,内心一阵复杂。

  “如果换算购买力和参考粮价来看,我大明朝的岁入,已正式超过开元和南宋,成为几千年青史中,最为富庶的一朝了。”

  能不富庶才怪呢,大明一贯的计量单位是崇祯朝。

  岁入在一百余吨白银,也就是两百万出头。

  一亿三千万,顶的上六十五个崇祯朝了,咋花呢?

  毕竟环顾四周,也没有用的着大明上贡的‘友邦’呀。

  “税部干的很出色,朕很欣慰。”

  心情越来越好的朱允炆,脸上这笑意就没减过,心中已经开始盘算起来。

  直等大家伙都汇报完,就拉着一起商量下。

  二五怎么玩!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