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四十八章:新时代的黎明之光(一)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

  郑铎开口介绍,这次倒没有亲自上阵实验。

  “人蹲在上面方便,结束后取水冲刷,粪溺会走排污管一路排到城外,我们在城外盖了一个处理的工坊,取这些粪溺进行加工,蒸粪、酿粪之后,可以当做一种非常好的肥料,来增强土地的地力。”

  说到这里,郑铎也没有居功,赶忙将发明的匠户名字一一报了出来。

  “是大家伙一起合力盖起的这栋楼,包括对粪溺污水的处理再利用,都是他们这几年实验出来的,我们粤商商会只是提供财力支持罢了。”

  曾文济不再感慨什么不可思议了,而是沉默了许久,才由衷的感慨道:“叹为观止。”

  匠人的力量和智慧是无穷的,只是糟糕的生存、生活环境限制了他们的发展,让他们不得不想尽办法糊口生存。

  而当生活趋于稳定之后,先人的智慧便有了用武之地。

  “本官即刻书信,送呈南京通政司。”

  曾文济长出一口气:“能够解决给水、排污、做饭的问题,那么新的布政使司衙门可以筹建了。”

  “理论上来说,只要不怕麻烦,在建造前将所有管道预埋好,实现户户供水、户户排污都不是什么问题。”

  郑铎掷地有声的说道:“如果只建六层的话,难度会小很多,集中百姓居住,建设新居住区的政策是可以实现的。”

  将百姓集中,释放更多的土地建造工厂。

  城市化、工业化。

  曾文济微微闭上眼,激动的浑身颤抖。

  皇帝在畅谈未来国家发展中提到到这两个词汇,是计划十年甚至二十年后实现,而现在,广东很有可能成为全国第一个起步的省份!

  这是一笔巨大的政绩。

  “要重赏这批工匠。”

  曾文济转身,正容道:“由布政使司出钱,重重的赏。”

  曾文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如此的感谢工匠,他甚至恨不得抱着这群工匠挨个亲上几口。

  感谢这群人,亲手为他编了一顶新的官帽。

  而且是那么的触手可及!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