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七十五章:疯狂进步的黎明前夕(下)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雨森恭谨的躬身致礼,随后快步退到一旁,让自己躲出所有人的视线范围内。

  “既然没人说,那就朕说两句吧。”

  朱允炆面向会场众人,两手做了一个下压的手势:“都坐下。”

  皇帝站着却让百官落座这种事,也就朱允炆能做出来了。

  等所有人躬身还礼惶恐坐下后,朱允炆才开口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五计划目前还没出台,内阁今天做的是前瞻报告,说实话,这份报告,朕今天也是第一次得知,所以朕跟你们一样,被内阁打了个措手不及。”

  一开口,朱允炆先拿内阁打了个趣,让台下杨士奇等人都一阵心慌,连连告罪,也让会场内气氛遽然轻松下来。

  “杨阁老做了前瞻汇报,许不忌附充了一下,大致讲了讲他们内阁打算制定的三五计划大概路线,总的来说呢就是两个字概括。

  激进!

  基础已经夯实好了,我们大明有吃不完的粮、花不完的钱,那下一步该怎么发展?

  军方像燕王他们,就光想着打仗,觉得国家到了这一步,不打仗该干什么?”

  会场内又是一片笑声。

  是啊,国家繁荣富庶之后,不就是应该追求开疆辟土了。

  打仗只是国家行为的一种,而且是最不重要的一种,如果朱允炆光想着打仗,从登基开始到今朝,就不会有明联,也不会有大明了。

  以传统的步骑兵为主力,想要打到阿拉伯需要多久?长驱直入势如破竹,估计都得三四年,更别说遇到些许阻力了。

  西北征察合台之战,打了四年连一寸土地都没拿下,再等灭掉帖木儿,快慢都得好几年,这么通算下来还得了?

  而刺激国家的发展,把这几年的时间用在发展上,那就算是想打到东非、东欧都容易了太多。

  “朕不喜欢激进的国家政策,但是许卿刚才说的话也有道理,激进与稳定是要看时代背景的,各行各业都在高速发展,这个时候如果政策温和就毫无疑问是兜头浇下一盆冷水。

  慢是慢下来了,积极性和进步性也就没了,锐意进取和眼瞅就要腾飞的机会也失去了,利弊之间,咱们是管控者,要持之有度。

  在这份前瞻报告中,杨阁老的想法是宏观上的,比如税赋、人口的数量以及要建多少工厂、实现多少种类物资的价格回落,实现钢铁产量的规模达到多少。

  而许卿的想法呢,则是考虑侧重点的发展,比如提及的蒸汽纺纱、技术革命、产业转型,这就是微观政策。

  两点相合,中央提出,地方落实,朕觉得还是有可实施性的,当然,最终呢还是要听听地方的意见,内阁也要做好事前的调研准备,这一点上也是每五年召开一次大会的原因。

  不能贸然施政,也不能仓促行政。

  朕的态度就是如此,下一个议项吧。”

  朱允炆说完就径直走下会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