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八十六章:裁军(中)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治妥协后带来的进步。

  明清科举虽然公平许多,也破除了一定的政治内卷,但新的固化的权力阶级一样存在。

  “宗亲有皇商、五军府亦有自己的商会,朕可以允许他们赚的盆满钵满,但朕不能允许他们长期的侵占这个国家的政治红利。”

  —————

  朱允炆拿出了一份名单递给许不忌,让后者看得眉头狂跳。

  “自从十五年前朕开省考至今,宗勋子弟通过省考录进的官员已经达到了三千一百七十人,这些人里面官当最高已经做到了一省布政,最低的呢,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公员,但往往一年不到,就会提拔做科正,继而县副、县令。

  省考本身的难度不大,他们只要好好读书,普通老百姓能通过他们当然也能通过,而只要通过之后,他们的提拔速度,那是普通老百姓出身的公员无法比肩的。

  山头林立、派系形成已是不可避免的,朕可以看到的,二十年后,满朝皆宗勋。”

  朱允炆微微合上双眼,面如古井:“朕之所以不管不问,是因为这些录进的宗勋子弟还没一个犯浑做错事,所以朕也不想大动干戈。

  朕同样心里没底,觉得想要破解这固化的权力阶级实在是太过于痴人说梦,有些过于理想了。

  但今时不同往日,文圻这个孩子聪明,能看出朕的一些心思,知道当权力固化后,就势必会引起严重的阶级对峙矛盾,所以他现在小心翼翼的迈出了一只脚。

  朕没看错他,他是个有胆识和有大勇气的人,接下来就看他是否如当初那般,不仅嘴硬还得头铁。

  五军府的裁汰已是势在必得,朕决不能允许他们继续存在下去,任意的褫取国家的权力,朕不能保证这个国家未来一定是公平的,但朕只能尽力为后世的平民百姓创造一个相对公平晋升的宽松空间。”

  许不忌默默的点头,他知道,朱允炆即将又要策划一场席卷全国的声势浩大的政治风暴。

  而之前那次任命自己为太子太师的政见风波,其实只是为了这次全面风暴的铺垫罢了。

  是因为在先前那次风波中,朱允炆找到了一个内心坚定的接班人,而那个内心坚定的接班人又能够聪明的发现一些端倪,并且开始着手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这才使得朱允炆决定展开自己的计划。

  如果当初朱文圻没有表现出其具有一个领导者坚定不移的魄力来,那朱允炆是不会选择打破所谓的阶级固化的。

  因为就算他今朝打破了,等他一死还会立马复原。

  这就是现实。

  亦或者朱文圻在南京没有反思出朱允炆的安排,痴痴傻傻的一直认为朱允炆只是为了选一个独断霸道的皇帝,那么朱允炆一样不会搞出这事来。

  而朱文圻唯一的下场,就是一辈子呆在南京,直到朱允炆离世!

  每一步都不能出错。

  这么大的事,必须父子两代同心而为,才能做得成。

  一个人,即使是朱允炆成了在世神灵,也断然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而在这一场大的,势必持续很多年的政治风暴中,许不忌一样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过几日开大朝会,你我君臣二人再见吧。”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