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三章:新生代的军人(二)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戍备卫的指挥使,规制于总参谋府领导,跟此番五军府军务改制有什么关系?

  就算是江苏都司的指挥使,他是规制五军府,没了五军府,难不成江苏的布政使司衙门就敢直接指挥江苏都司的省府军了?

  军政分离中央强调了多少年,改制一下地方军的指挥体系,怎么就影响到将官指挥的军权了?

  我看你们不是担心失去军权,是担心失去五军府这个养老的体制吧。”

  五军府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为什么朱允炆要裁汰,而徐辉祖等人极力反对,甚至认为天下的武将都会支持他们呢?

  眼下的五军府早就不是原时空明朝的五军府了,这一点大家不要带入错了。

  有一定岁数的可能知道这么一个单位吧,叫做中顾委。

  五军府眼下就相当于大明军方的中顾委。

  而实际权力呢,又比中顾委多了一个可以指挥调动地方的省府军,以及征收高速过路费留作津贴专用。

  这些一次次的改动前文都写过。

  五军府是大明军队主将养老的地方,比如说一个兵在西北战区,跟莫斯科公国打仗,打了几十年一路升迁到了一品的总指挥。

  然后退役,退出现役之后,他就会进入五军府,担任东南西北中某一个府的左都督或者右都督,既可以每年领取他当初退役时的致仕银,又可以从五军府的职位任上领取到相应的职级年俸,还可以发挥一下戎马几十年的余热,指挥一下地方军干一些清缴匪寇的任务。

  同时呢,因为他在五军府任高职,他的子孙就可以直接进入南京军事院校(本书初期的讲武堂)读书上学,毕业后呢留在五军府任职或者调动到正规军、地方军出任军官。

  这就是所谓的军事贵族世系。

  所以每一个高级将军的最终一站,都会到五军府挂闲职,过着享清福日子的同时还能照顾自己的子孙后代。

  如果没有了五军府,那么同样是一个兵,打了一辈子仗混到了西北战区的总指挥,退出现役后,他就是退伍的老将军,赋闲在家养花种草,就又回归了老百姓,当然,作为一个一品正职退役的元帅总指挥,他每年可以从国库以及明联领取双份致仕银。

  能有个一千多万,可以在北京买几十套房子了。

  只不过他的子孙后代享受不到任何特权带来的余荫。

  想进入南京军事院校就要自己通过能力考录,考不进去又想当军官,那就从军入伍打仗,全凭实力和杀敌立功了。

  这就是为什么徐辉祖等人不愿意放弃五军府的原因。

  他们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子孙后代。

  也就是想要世袭罔替,与国同休的永远昌盛。

  这种家族对这个国家自然是无限忠诚的,因为只有国家一直强大,他们的家族才能一直享福,做一只寄居于巨人身体上安然吸血的寄生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