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四章:四五计划(下)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外貌上能一眼识别出来,若只是听声音,那一口地道的官话,谁又能听得出来呢。

  “几位阁老,《草案》中指出要提高国营资本的经济占比,这一点我没有太多的质疑,但大幅度降低海外贸易,让利给明联内的其他与盟国,这么做是不是不太合适。

  眼下我大明,恰恰是依托海外倾销积累的海量、用之不尽的财富资源,提高了建设与发展的速度,这时候停下来,我觉得不甚妥当。”

  能搞殖民谁埋头搞发展啊。

  一年殖民顶的上十年埋头苦建,这都是基本常识,老百姓还常说人无外财不富呢,干啥也没有抢来得快。

  “对于这一点,内阁是经过通盘考量的。”

  接过话作解释的是王雨森,这位靠着同许不忌同乡关系成为现任的内阁次辅。

  “做生意还讲究细水长流,知道暴利的无法长久性,我们的海外倾销已经持续了十几年,这些年我们大明固然赚的盆满钵满,但各盟国的发展依旧是原地踏步甚至是倒退。

  对于明联,按照陛下的精神,我们是以潜移默化的同化为主,将来是要向吸纳入我大明而努力的,这一点在南亚几国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

  最早签署加入《昆明七国协定》的几个国家中,南缅、暹罗的新一代已经基本汉化,十几岁的少年只会说我们汉语反不精通土语,他们的生活方式、文明习性都高度贴合大明,再过两代人,暹罗、南缅置省是顺理成章之事。

  那么将来我们是打算要一个贫困落后还要重新建设发展的省,还是要一个接过来就可以直接并轨发展,提供助力的省?

  搞国家建设所需的主要两点无非资源与人力,资源上我们并不紧缺,人力上,有多国的劳工,数量之巨大亦是用之不尽,既然眼下我们国内的建设需求完全可以消化掉供给量,那么就没必要加大对外的贸易顺差了。

  毕竟这几年赚回来的,多也是放在库仓里发霉生锈,根本用不完,倒不如好钢用在刀刃上,适度的富裕一下周边国家,他们进步的同时,自然会提高生产力。

  而他们的生产力提高了,等将来我大明国内的需求增大时,他们可以提供的资源就会更加多,效率也会加快,是基于对外来的长远考虑,《草案》才决定,相应降低海外贸易的比重,减少对贸易掠夺经济的依赖性,改把重心放在繁荣国内。”

  没有一项政策是可以持续一百年都是良政,政策本身要随着社会的变革而不停进行贴合式调整,这样的政策才是正确的。

  毕竟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二十年前的大明开海禁,定下的是拼命掠夺,那不能说当时定下来就非要一百年不变。

  事实证明,所有的政策在制定的时候都是好的,但若是作为祖制承袭下去,那对于未来的国家来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