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5章 愚昧_富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矿产。

  其中仅海西就有锂资源两百万吨以上,硼矿储量上千万吨,铅锌储量三百万吨以上……

  另外青省的煤炭储量也非常不错,总量达几百亿吨,其中炼焦煤占相当大的比例。

  不过杨东升不准备在青省大规模采煤,青省的煤运到东部的成本太高了,这些煤还是直接弄到东部开采更合适。

  对于这些煤炭,杨东升只准备少量开采,以满足青省和临近省份需求。

  离开青省省会西市,杨东升一行又马不停蹄赶往藏省省会萨市。

  萨市的海拔将近4000米,比海西还要高一大截,但是经过这几天的适应之后,杨东升反倒觉得呼吸不像之前那么困难了。

  见面之后,杨槐第一句话就问,“老赵没事吧?”

  “本来有事,但是听我准备把青省划到南方分公司手下后,突然就没事了!”

  适逢7月,萨市的气温虽然也有30度上下,但是海拔高,湿度低,体感非常舒适,今天正好又是一个大晴天,天空湛蓝湛蓝的好像一块蓝宝石一样。

  杨淼心情不错,下了飞机就蹦蹦跳跳的,可是没跑几圈,又捂着脑袋回来了,“头疼!”

  杨槐早就准备好了氧气罐,马上叫人拿给杨淼。

  机场距离萨市市中心仍然有几十公里,汽车行驶在崇山峻岭当中,沿途一片荒凉的景色,杨东升明显感觉汽车动力不足。

  海拔每升高一千米米,发动机功率就会下降8%至12%,到了四千米高度的时候,发动机功率基本只有平原地区的一半左右。

  他们平时自己坐车还没什么,但是矿用机械、农用机械一旦达不到功率,那可是要耽误生产的。

  其实在青藏高原这种高海拔地区,最好的选择就是使用电力驱动的设备,电机是不需要氧气的。

  可是电力技术现在还不成熟,还是只能用柴油机。

  柴油机想上高原,要解决增压问题,要解决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导致的散热困难问题。

  好在这些东西东升重工一直在研究,他们在搞的活塞式重油航空发动机,说白了就是研究怎么把柴油机拿到高空使用。

  杨淼趴在车窗上,好奇的看着窗外。

  只见路边几个人推着一辆平板车正在艰难前行,车上载着帐篷、衣物、餐具等一大堆东西。

  领头的是一个中年男人,此外还有一个中年妇女,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两个稍小一些的女孩,一个看不出多大年龄的老妇人,这些人长的都是黑瘦黑瘦的。

  他们推着平板车没走多远,然后在路边排成长列扑到地上,双手双脚都向前伸直,爬起来之后,向前走了两步,再次重复刚才的动作。

  对于旁边呼啸而过的汽车,连看都不看一眼。

  “这些是磕长头的!”杨槐指了指几个人手上好象木屐一样的东西道,“看这磨损程度,恐怕得磕了好几个月了。”

  前世杨东升看过很多赞颂这些磕长头人的作品,认为他们虔诚,心灵纯净……可是杨东升只看到了愚昧。

  那三个孩子正是上学的年龄!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