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06章 【满村尽是蒋家徒】_稳住别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稳定的社会,有文化才能吃的开!

  所以,不读书不行!”

  于是,老宋给小蒋定了路子:在家念书!

  从金陵回十字村的时候,家里的那些被褥家当,老宋其实没带多少。

  却唯独把小蒋在学校里的那些课本书,一张纸都不带少的,全带回来了!

  还不止!

  老宋利用自己之前在城里收破烂的功夫,走街串巷的,还搜罗了一些高中课本——那个时候不少知青上山下乡,很多人都把书本当破烂卖了。

  老宋就趁机收了好几套回来。

  全带回了十字村。

  于是啊,在小蒋当知青上山下乡的那些年,其实很多需要挣工分的活儿,都是老宋去出面代他下地干活儿去了。

  而小蒋则被老宋压在了家里,闭门苦读念书自学。

  那个年月,其实日子过的苦,读书也没那么容易。

  无非就是乡里下的组织开大会的次数多了些。

  其他的,也就还好。

  就这么着,一家三口,在食子村,就这么半苦半甜的,过了好几年。

  小蒋在十字村靠着自己自学,把高中的学业算是完成了。

  然后,老宋又拿了个主意,和村里的村长村老支书什么的都合计了一番。

  村里的村学还得办!

  还是拿出了当初教育小蒋的那番话来说服了村里人。

  再然后,十七岁的小蒋,就在十字坡,成为了一名村学的小学老师。

  嗯,说是小学老师有点不准确,村学没那么严谨,其实是小学初中的课程一起教。

  能上多少上多少,能学多少学多少。

  其实一开始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

  乡下的条件特殊,让孩子上学这个事儿,其实也推行的不顺畅。

  别说那个年学了,就算是在现在,一些贫困地区让孩子上学都不容易。

  小蒋就一家一家的跑,一家一家的劝。

  帮张家忙农活儿,帮李家椿稻米,帮赵家搬柴火,帮孙家垒砖头。

  一家家的,把全村的孩子收拢到了那个小小的村学里,可以有机会跟着自己念课本:春天来了,大雁往南飞……

  这么说吧,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整整十多年,十字坡这一代,下到五六岁,上到十四五岁。

  十字坡的这么一代人,不管是长长短短的,都在村学里学过,少的上个十天半月就不读了,多的能上个两三年三五年的。

  甭管多少吧,十字村的这一代人,不管你是谁,见到老蒋的面儿,都得规规矩矩的喊一声“蒋老师”。

  于是,小蒋老师在十字村的威望,直追老宋!

  最巅峰的时候,威望高到什么程度呢?

  小蒋只要背着手在村里溜达一圈,甭管上学家去,不敲门直接推门就进,主人非但不会觉得不妥,反而还会眉开眼笑的让座,还非要热情的留饭。

  村里的一些大事小事,婚丧嫁娶,小蒋老师必须是请到的贵宾,要坐主桌的。

  年轻后生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