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四章因势而变――国内军备篇---_民国之我有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动作战能力,可以直接转成坦克兵,熟悉新装备坦克使用即可,而步兵师装甲营只能再从步兵里选。

  为了收复外蒙,坦克师是优先照顾以便尽快形成战斗力。

  不过韩先楚也是头疼,新式装甲车和自行88高炮配置即使没有满额,但每个连都能有一、两辆足够训练了,但说要装备新式坦克,可是一辆都没有,不说性能如何,就连样子都不知道,向上申请是否先拨付一、两辆新式坦克用于训练,上级答复是没有,暂时用t26轻型坦克进行训练。

  徐远山都没有在现代时空搞到59坦克,又如何能给这三个坦克师提供59坦克训练使用?

  无奈之下,韩先楚只好给三个坦克团每个团分24辆t26轻型坦克训练,麻烦的是t26坦克是乘员三人,而据说新型坦克是乘员4人。

  韩先楚只好又再次申请缴获日军的英式玛蒂尔达2型坦克,东北战役结束后他听说缴获并修复能使用的玛蒂尔达2型坦克有一百多辆多。

  玛蒂尔达2型坦克好歹也是有四名乘员。

  实际上,坦克师的困难上级也知道,当坦克师提出申请后,每个坦克师又分给36辆英式玛蒂尔达2型坦克,刚好就是每个团12辆。

  这个上级还是东北战役的彭老总指挥部,该指挥部直接转成外蒙战役指挥部。

  按照军委的意思,第一批参加收复外蒙作战的,就由现在驻东北四个野战集团军负责,除留东北各地驻守和中朝边境小规模与日军作战外,还能抽调二百一十万兵力,第二批作战部队是再从关内准备抽调三百万兵力。

  按照拟定的作战计划,解放军分三路用“闪电战”战术攻入外蒙,然后迅速把苏军分割包围,这三路指挥员:上路是徐向前指挥;中路是林彪指挥;下路是粟裕指挥。每路暂定五十万兵力,总指挥彭老总留下六十万的预备队。

  选择这三位指挥员,就是他们指挥部队作战一贯以来都是灵活机动,这种指挥能力最适合“闪电战”这种大纵深作战方式。

  这次把外蒙作战推迟到1940年3月实施,除了气候原因外,就是解放军也是需要准备和训练,明知苏军同样给外蒙增兵补充武器弹药,土共中央也没有办法。

  进入外蒙作战,如果不提前准备和送死差不多,光后勤补给就能让军队后勤官兵绝望了,最短距离是呼和浩特到乌兰巴托,这段距离有五百多公里,……关键沿途是荒无人烟。

  其它地方到乌兰巴托都差不多有上千公里,更荒无人烟,想想90万人分布在155万平方公里,相当除外蒙的中国九百万平方公里的六之一地方,就知道是多么的荒无人烟了。

  而乌兰巴托在外蒙还算是偏外蒙与内蒙的交界了,苏军驻守外蒙已经有多年,不说环境熟悉,至少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