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二章:借贷平衡法(下)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就算加上中枢的粮库储备,朝廷的家底子也快差不多见底了,今年这份开支计划,能不能挤兑些缓气的余地?”

  他是户部尚书啊,就给他留四百万两的喘气空间?还不把他活活给勒死。

  挤兑些缓气的余地,他朱允炆从哪里给夏元吉挤兑出来?

  军费是毫无疑问的大头开支,但也是绝对不能省的地方,但是礼部、刑部和兵部现在都压根没了开支,那还能从哪里挤?

  只剩下吏部和工部了。

  吏部加俸和致仕金是朱允炆自己定下来的,这才多久就翻脸不认账肯定是不行的,工部事关地方民众的安危生存,也不可能停。

  “挤不出来。”

  朱允炆眼皮微垂,拒绝道:“各府、部院衙门都有自己的正事,也都是合理开支,朕还是那句话,该花的钱朝廷一分都不能省。”

  开源节流,既然节流没有路子,那就只能开源呗。

  朱允炆闭着眼睛想了想,陡然来了主意:“朕前几个月让薛恪、郑和两人南下先探了探海外的虚实,等他俩回来,工部督造的战船花销是用来开海的,那他们将来出海后的收入,会优先偿还户部,如何?”

  皇帝的意思是我户部贷银给闽浙水师出去打仗?他们掳掠回来的战利再拿来还账?

  夏元吉听着都新鲜,军队也好朝堂也罢,大家都是为了大明奋斗,都是大明朝廷的一份子,用得着分的那么仔细?

  历朝历代都没有出过这种事啊。

  而朱允炆却显然对他自己这个提议来了兴趣,因为他好像找到了引导朝堂这群官僚的一个途径。

  “至于户部担心明年出现突发事件和赤字,朕还是那个态度。要么户部吃库存,要么自皇商那边贷银。”

  朱允炆掰着手指头来算账:“就好比朝廷每年军费上千万两的开支,但是咱们大明健儿在外作战所取得的战利、通过牺牲换取的周边这些国家的朝贡,不也都补进了国库吗?

  工部修路,有利于行商的效率,刺激了我大明的商业繁荣,商人交易就会产生商税,税银不也都冲进国库了吗?

  同理,户部既然可以‘投资’总参谋府和工部,也可以投资闽浙水师,而户部没钱的时候,也可以打皇商那里暂借,等有了钱再还回去便是。”

  朝廷的账自然是公账、总账,大家都吃着同一碗饭,然后挣的钱再回到这个碗里面。这是古人潜意识里的认知。

  不过朱允炆打算稍微引导一下,让他们更加的富有侵略性!

  假设大明是一家私企大集团,这总参六部就是子公司,他们都要朱允炆来前期注血,但是后期的发展却还是要他们之间自行通力合作。

  让户部为了钱去支持闽浙水师开海!

  让户部为了钱去支持工部修路筑堤!

  让户部为了钱去支持总参谋府打仗!

  别总想着如何在这一碗饭里多吃几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